A18: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题材剧冷热不均引发热议
~~~——上海题材剧冷热不均引发热议
~~~——上海题材剧冷热不均引发热议
~~~——上海题材剧冷热不均引发热议
~~~——上海题材剧冷热不均引发热议
~~~——上海题材剧冷热不均引发热议
     
2014年05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新”步履艰难 拍“旧”高烧不退
——上海题材剧冷热不均引发热议
俞亮鑫
  记者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影视四季沙龙”中,听到一批上海编剧抱怨说,他们在写上海题材电视剧时,常常会遭遇一些尴尬,一些影视公司希望他们删除剧中上海城市元素、淡化上海地域特色,否则,上海现实题材电视剧就很难卖过黄河……

  销售前景黯淡

  《鲜花朵朵》编剧何晴说,她来到上海后,特别爱上海这座城市,一直想写上海题材。最触动她的是,开始做《鲜花朵朵》时,她跟制片方谈说一定要写出上海特色,对方也同意,剧本就展现了上海浓郁的城市风情。但快开拍时对方说不行,一定要把剧中上海元素摘掉,否则电视剧就卖不过黄河。虽然她本人据理力争,但最终只能屈从,这使她非常难受。

  《马上天下》编剧董浩宇也说,现实题材剧现在很少见到表现上海特色,这使他非常困惑。虽然过去有《上海上海》《上海滩》等电视剧,现在写新上海却很困难,为什么呢?有个问题,因为写上海发行就会有地域局限,只能模糊地域特色。否则,“一剧四星”播出模式,除上海外,其他地方很难卖出,销售前景黯淡,由此,一些上海题材剧只能将上海元素抹去。

  陷入三大俗套

  与缺乏现实题材的上海电视剧相比,旧上海滩却一直高烧不退,其热度大大超过了包括旧北京在内的所有地方题材。编剧贾鸿源指出,旧上海题材如今逃不过三大俗套:一是逃不掉黑帮老大和风尘女;二是逃不掉咖啡店和百乐门;三是逃不掉旗袍和高跟鞋。这几乎已成魔咒。

  虽然如此,旧上海滩题材依然热度不减。仅以黑帮老大角色为例,不仅孙红雷、寇世勋、周润发、黄晓明、李雪健等都扮演过上海滩黑帮老大,而且,连刘晓庆、斯琴高娃、李明启、张少华、袁立、海清、胡静等女明星,也纷纷当上旧上海的黑帮老大,尽管上海历史上从未产生过女性黑帮老大。可见,旧上海滩已成影视界胡编乱造的重灾区。

  题材应设比例

  许多上海编剧都有相似感受,上海现实题材剧需要淡化地域特色,这与北京电视剧京味浓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当年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和后来的《大宅门》《金婚》等,京味再浓也没有阻止它们走向全国。高满堂的《闯关东》系列和赵本山的《乡村爱情故事》系列等同样如此,这些剧都强化了山东和东北地域特色,并变成品牌,形成荧屏亮点。

  对旧上海滩浓墨重彩,对新上海城却极力淡化,影视界这种对新旧历史热冷不均的残缺表达,无疑会扭曲外界对上海的城市印象。编剧、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曾说,他希望上海作品能够突破地域限制,不能只是保持一个相对封闭的格局。同时,他批评影视界对旧上海题材过于沉迷,与整个中国和民族的命运显得有些游离。为此,他建议,应对上海题材设定比例。应该说,张宏森的批评一针见血,不无道理。

  呼唤精品力作

  说到底,造成旧上海滩题材的热,是因为当年五方杂处、汇集三教九流的旧上海滩上各色人等均有,其题材更易乱挖乱采、胡编乱造。而新上海题材的冷,是因为对现实题材缺乏应有的艺术驾驭功力,尤其是曾经有些上海戏被石库门中的婆婆妈妈、鸡毛蒜皮挡住了视线,把上海人的形象写得小家子气、斤斤计较、充满了俗气的市井味,这怎能去赢得全国观众呢?上海女明星奚美娟说,有许多上海戏都很概念化,引起了人们偏见,更对全国产生了误导。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改变这一点。

  编剧王丽萍说,电视剧最重要的是写好故事写好人物,这是成功的关键。她写《保姆》《双城生活》《我家的春秋冬夏》等剧都没有回避上海元素,她认为上海电视剧不应竖起框框,局限自己,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

  解铃还须系铃人。把头埋在旧上海滩里胡编乱造是没有出息的。只有我们自己写出一批上海现实题材的精品力作,才能像《金婚》《闯关东》等一样,堂堂正正地表现地域特色,当年的优秀沪产剧《孽债》《儿女情长》等,也没有故意削弱上海元素。首席记者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海上最美家庭”巡礼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生态上海·夏之舞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5版:专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1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李静:有时候拿着钱找不到评委
写“新”步履艰难 拍“旧”高烧不退
看重创意引进《极限震撼》
派翠西亚·凯丝东艺亮嗓
鲁光推出《沉浮庄则栋》
想做有养分节目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8写“新”步履艰难 拍“旧”高烧不退 2014-05-08 2 2014年05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