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这里面的因素诸多
对此,有两个原因需要考虑:一是游牧民族民众的消化道构造可能已经与人类历史上占多数的农耕民族百姓会有所不同,因为他们历代以动物类食物为主,祖祖辈辈,已经经历了上百代甚至更长时间了,可能在长期摄入大量肉食的适应与进化过程中,逐步导致了一些消化道结构与功能上的缓慢但有益的改变,这种改变又通过遗传机制,一代代地承启了下来!惜尚未见到这类差异的实验比较研究。
然而,即便如此,游牧民族和肉食为主的民众,平均期望寿命还是短得多了!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爱斯基摩人(爱斯基摩,原本是“吃生肉的人”意思)。他们以肉食为主,尽管鱼类是他们的主食(鱼类,远较畜肉来得健康);但他们的平均期望寿命很短,最短的记载只有平均29岁。在加拿大北部的爱斯基摩人,比同一地区其他杂食为主的民众要短命14~15岁左右!
二是冠心病、高血压、癌症、糖尿病等都是多因素导致的,我们在前面说到的同花顺理论,就用来解释这一现象!内蒙古、新疆等地虽已肉食为主,但相对生活节奏偏慢,生存压力一般,还不足以凑齐普遍致病的“同花顺”子!
肉食过度,多环节致病。已有比较人类学研究揭示:肉食为主的民众,远比素食为主,适度吃荤的民众,来得短命!而且,健康存活时间可以相差30%上下。这里面的因素诸多,至少,有以下一些值得重视:
1.前面提到的,动物脂肪、蛋白多吃,易引起多种机能障碍,诸如脂肪堆集,血管内脂类阻塞,诱使各个脏器功能“锈住”了,表现出从心肺,到肝肾,到大脑等的重要脏器失能。
2.动物饲养中为了增肥、防病,往往添加了或运用了许多化工产品,如生长激素(荷尔蒙)、开胃药、抗生素、麻醉剂、安定剂,甚至避孕药等。储存中为避免变质,也添加了不少化工产品!这些,伴随着肉类的过多摄入,体内会明显累积增多,终于成为严重疾病的诱发因素。
3.烹饪中,为了求味佳,往往烧烤为主,现在人们酷爱吃烧烤煎炸类食品,还有一些腌制品,其中就有不少含有致癌物质。如烤肉在高温下加工,被分解的脂肪会产生一些致癌/致病物,如苯丙芘等。
4.肉类中的蛋白是人体合成一些重要成分的核心组分,例如,各种激素。现已明确: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的高发,与性激素过量不无关系,而肉食偏多则是主要推手。孩子性早熟,其中,一大原因也是肉食过多!
总之,人是进化的产物。在适宜的进化与适应中,人类得以健康地生存!进化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适应则强调要遵循规律,违背了进化规律,就会受惩罚!
早逝人群中47%源于饮食失衡?英国著名的《柳叶刀》医学杂志2004年有一份研究报告,明确提出:2000 年全球早逝群体中有47%源于饮食失衡。并建议说:如果我们真正建立起以合理膳食为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全球人均寿命将在今天的基础上平均增加9岁。其中,发达国家可以平均增加4岁;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则可增加近16岁!
除了食物的安全性问题个体掌控能力有限外,吃什么?吃多少?如何烹饪?怎么吃法(细嚼慢咽还是狼吞虎咽)?每个个体完全是可以自我掌控的!因此,我们说,饮食营养人们约有60%~70%的自我掌握决定权,而这又很大程度决定着你健康的走向。
关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也许是受国务院《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的感召,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推出的《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应该说,这是一份很权威的建议书,建议中很直观地告诉我们:每天要吃什么,吃多少!宝塔的每一层面积的大小,就反映了其在一天饮食中所占比例的多少。
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根据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我们每天需要五大类食物:包括谷薯类及杂豆类,蔬菜类和水果类,畜禽肉、鱼虾类和蛋类,奶类及奶制品、大豆类及坚果,以及少量的油和盐。而且,《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指出:每类食物在人们一天饮食中所占的量,应有合适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