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法式住房、浓郁的上海味道是鲁雅萍接待海外友人的两大法宝。鲁雅萍的住宅是八十年前法国人所造,室内装修和部分摆设基本都是当年的“原件”。许多海外游客对这异国情调的住房产生兴趣,更为这户人家“上海式”的热情好客所打动。鲁雅萍一家除了向海外来宾介绍具有历史风貌的老洋房,让来宾们亲自体验上海风味的家庭生活外,还陪同他们参观,让他们感受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平时还是节假日,每当接到任务,鲁雅萍全家总是齐心协力提前做好一切准备。上网认真查阅有关国家资料,了解对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精心设计互动项目、挑选水果、点心等。夫妇俩还特别注重礼仪,衣着服饰与环境的协调,在客人约定时间到达前在门口静候远方来客。
为了接待来自五大洲的客人,让海外友人了解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会弹钢琴的鲁雅萍特意到老年大学学二胡,经过四年多的学习,她已经会拉好几首中国经典民乐。客人来了,鲁雅萍拉二胡,孩子钢琴伴奏,中西合璧的表演特别受客人欢迎。
满足了海外友人的眼福和耳福,口福也不能缺少。鲁雅萍特地到中华老字号店购买上海特色小吃、点心,招待客人。如果来客有兴趣,她还会教海外友人包饺子。
鲁雅萍的丈夫林伟琳是位中学教师,连续多年带领学生参加由市文明办、市教委等主办的上海中小学生体验城市发展创意作品征集活动。作品曾荣获市级一、二等奖。在家庭涉外接待中,外宾们对这些作品非常感兴趣。
儿子是位古典音乐爱好者、乐评人。在家庭涉外接待中,他的钢琴演奏为增进民间的友谊,加深彼此的了解,发挥了有益的作用,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本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