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带的琴派其实颇难断定,南宋时就有以郭楚望为首的“浙派”活跃在都城临安(杭州)一带,声势浩大,但当时尚无明确立派之说。明代又有明初四明(宁波)的“浙操”和后期山阴(绍兴)的“绍兴派”,虽在浙江,终非一地,也许都可归到广义的“浙派”里面。“浙”与“川”类似,实在也是一个过大的范围,毕竟结社立派的风气要到明中期以后才出现,现在的“浙派”,我的老师谓之为“浙兴派”,兴即“绍兴”,认为其传自明代的绍兴派,应该不会出错。这里姑且以兴于南宋的“浙派”作为其前身,以郭楚望、徐天民等名家为其先驱。至于现在的杭州、宁波等浙江其他地区是否另存一嫡系的“浙派”,却又恕我孤陋寡闻,不敢妄加谈论。
可以视作绍兴派祖师的尹尔韬曾经得到过明崇祯帝的赏识,好道的崇祯称其演奏“有仙气”,并命其整理内府所藏古谱,所以后来绍兴派的传谱恐怕有不少出自台阁,与浙派所传的“浙谱”应有不同。所谓“浙谱”据说部分来自南宋权相韩侂胄的家传古谱,韩侂胄被害后,由其好友张岩交给门客郭楚望整理收藏,此后又有浙派琴人杨瓒、徐天民在此基础上修订了《紫霞洞谱》《霞外谱琴》,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或也可看做“浙谱”的延伸。
绍兴派的名家还有著有《陶庵梦忆》的张岱,近现代的徐元白和张味真,以及他们的师傅大休法师。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和其同气连枝的“浙操徐门”。翻开琴史,会发现琴人中徐姓者特别多。“徐门”有点类似于武林上的“四川唐门”,为著名的琴学世家,但在琴人心目中的地位却又远甚之。“徐门”之祖当推南宋的徐天民,他的传谱受到后人推崇,到了明代嘉靖以后,许多出版的琴谱为了扩大影响,都标榜自己是“徐门正传”。当时人称“迄今上自廊庙,下逮山林,递相教学,无不宗之。琴家者流,一或相晤,问其所习何谱,莫不曰‘徐门’。”这也许有些夸张,明末清初的词坛上有个名震一时的浙西派,由于其开山宗师朱彝尊倡导姜夔、张岩的词风,使得“数十年来,浙西填词者,家白石(姜夔)而户玉田(张岩)”,流行之状差可比拟,但终究不及。
除了这些流派外,现在较有影响的琴派还有岭南派、闽派、金陵派等,由于本人见识、学历有限,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外,在上海也有独具风格的琴派,被称为“海派”,代表人物是民乐大师卫仲乐先生,他所演奏的《醉渔唱晚》也是不可不听的古琴名曲。
江湖名号:浙兴派(浙派、绍兴派)
祖师:尹尔韬
琴风:流畅清和
名曲:《潇湘水云》《泛沧浪》《泣颜回》等
名家:张岱、徐元白、张味真等
秘籍:《徽言秘旨》《徽言秘旨订》
下一回:一家之言《名琴谱》(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