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成都的农贸市场人头攒动,人们穿梭于采购蔬菜的路上,迫不及待地品尝春天那些鲜美的食材。在川西盆地,人们喜欢将大自然的馈赠做成清香扑鼻的美味佳肴:洗澡莴笋、凉拌胡豆折耳根、腊肉焖本地豌豆、蒜薹炒腊肉、春笋烧排骨、青椒肉丝、豌豆香肠糯米饭……道道时令美食都令人垂涎欲滴。
我惊喜地在城东菜市场发现了一大口袋的棉花草,这是母亲在世时常用来做馍馍的野菜。当即毫不犹豫以5元1斤的价格买下4斤。周六早早起床,手拎菜篮到菜市采购做棉花草馍馍的辅料。气温已升至10摄氏度以上,脱下臃肿的棉衣棉裤,走在春天的街上,特别轻松自在。糯米粉、碎肉臊子、宜宾芽菜很快纳入篮中,不紧不慢地散步回家。
先将棉花草清洗干净,切成节,放入石窝舂成泥。然后将糯米粉、白糖放入棉花草泥中揉在一起。炒锅放油,下猪肉碎臊子,加胡椒、料酒去腥气,最后将宜宾芽菜放入其中,炒匀。馍馍的皮和馅便做好了。
光洁的灶台白瓷砖上,依次摆好了盛糯米泥的大搪瓷盆、盛馍馍馅的描花瓷碗、装莴笋叶的绿色小菜盆,天然气灶上垛好了亮铮铮的银色蒸锅。
开始包棉花草馍馍。抓一小团糯米泥轻轻揉成团,按一窝窝,舀一勺芽菜肉馅填入窝窝中,然后像包汤圆一样将糯米团合上,最后垫上一片莴笋叶,放入蒸锅上。因为技术含量不高,轻车熟路,像是玩过家家一样,一会儿蒸锅上就垒满了暗绿色糯米团,盖上锅盖,拧开气阀,就开始蒸馍馍。
洗净手,给自己调制一杯柠檬蜂蜜茶,我坐在厨房餐桌边,静静等候馍馍出炉。蒸锅在呼呼作响,一只鸟儿飞到窗台张望,几声婉转的鸟鸣再次将我引向布满绿荫的窗外,那里的风景很像莫奈画笔下的春天花园。这时,腰部因为劳累微微有点酸胀,但我坐在厨房里,喝着自制的柠檬蜂蜜茶感到无比惬意。
40分钟后,棉花草馍馍新鲜出炉。待热气退去,咬上一口,只觉皮糯馅咸、清香扑鼻、回味甘美,爸爸说很香,就像母亲做的一样。选一个骨瓷圆盘,放上四个馍馍供奉在母亲像前,另送朋友们之后还余些许。
谁说棉花草馍馍仅仅是一种美食呢?我在做棉花草馍馍的过程里,回想到了母亲的爱抚,也体味到春天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