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路,一个与陆家嘴核心区若即若离的地方。朱亻隽夫的办公室在大楼15层,从玻璃窗望去,视野开阔,浦江景色尽收眼底,让人有种“闹中取静”、“世外桃源”之感。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朱亻隽夫的办公室里多了不少足球气息。“这张照片是我们业余球队的合影,张玉宁、肖战波、朱琪、郑科伟、姚夏都是我的队友,像孙继海等现役中超球员,也会来我们这儿踢球。”每天工作15小时,足球成了生活里不可或缺的调味剂。工作累了,朱亻隽夫就在办公室里颠几下球。
说运动
从重点中学重点班一路考进清华大学建筑系,朱亻隽夫的人生就是一个好学生的模板。“高中前几乎没怎么运动过,唯一和奥林匹克沾点边的,是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清华改变了我的人生。”初入校园,朱亻隽夫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傍晚学校大喇叭传来的广播:“同学们,现在是课外活动时间,请走出教室,走出宿舍,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清华去对了。”他说。
一次在球场上踢球,跑不死、速度快的朱亻隽夫被清华大学体育教师、中超金哨孙葆洁一眼相中,邀他加入清华大学足球队。但因为要准备出国深造,他在球队的时间非常短暂。大学期间,朱亻隽夫还带领建筑系同学参加校运会,获得相当好的名次。“20年过去了,我还一直保持大学里每天锻炼的习惯。”
话改变
毕业后,朱亻隽夫去麻省理工大学继续深造。29岁成为一家国际建筑设计公司合伙人。人生的高潮来临时,他毅然选择回国,帮助清华大学重新设计、规划校园。
“其实,美国对我体育观和审美观打下很深烙印。”美国大学校队和中国大学不同,运动上专业、不专业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加入校队,运动队里也处处体现公平精神。
“小时候,我在设计院大院里长大。父母们眼中好孩子的标准是,谁家孩子总是手捧一本书,谁家孩子不玩游戏。”美国生活彻底改变朱亻隽夫的观念。在美国,学生欣赏肤色健康、看起来阳光洒脱的女生,麻省理工大学的查尔斯河边,永远有跑步的大学生。“运动,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谈足球
这些年,事业蒸蒸日上,朱亻隽夫的设计集团分公司开到上海。他对足球疯狂热爱,甚至出资把中国足坛一些退役球星召集起来,组建起一家业余足球队。
每周六,不管在世界哪个角落,朱亻隽夫必定会飞回上海,与大家汇合,开开心心踢一场球。
足球,是爱好,也是事业前行中的伙伴。“生活需要执着,但不是每时每刻都要苦干。有时开个小差,可以更清楚地判断前方的路。”
“球场上只有11个人,巴萨的特色是在某个区域总能投入多于对手的兵力战斗。我们公司有时会为一个很小的项目,扑上公司三分之一的员工,把项目做成精品。”这是朱亻隽夫在足球场上的感悟。本报记者 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