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八时三十分我在女儿家。女儿发出指令:“因元,跳绳!”此刻,读二年级刚做完功课的外孙女正在玩芭比娃娃。未动。女儿大声呵斥:“跳绳,听到没有!”因元很不情愿地慢吞吞地起身,穿着拖鞋,手拿绳子,走出家门到电梯厅的走廊上准备跳绳。
我和女儿跟出去。“把鞋换掉!”因元又回家换上旅游鞋再次外出。女儿嘟囔地说:“做事就是这样拖拖拉拉,快跳!”
“开始!”我在一边帮助数数。女儿低头在看手机。因元开始跳,但很顽皮,有时单脚跳,有时双脚并拢跳,一会儿又后退跳,接着边跳边跑,不停地变化花样,但是跳跳停停,一次不超过二十下。女儿一次又一次大声说:“好好跳,不好好跳,就不要跳了!”因元看看妈妈的脸,又看看我,不高兴地继续跳着。
跳啊跳,我数到74下时她停了下来,说:“小便”,哈哈笑了起来。在女儿的不停的斥责声中,因元跳跳停停,停停跳跳,跳到五百下,她满头大汗,大口喘着气,靠在走廊的墙壁上。回到房间里就躺倒在地板上。“快起来,走走!”女儿边说边拿着干毛巾帮她擦汗,因元抢过毛巾说:“不要你擦,我要外公擦!”我望着她通红的小脸和湿漉漉的头发,心里一阵心酸。因元要把三十八公斤的体重减下来,每天晚上坚持跳绳,她说这是唯一的办法。还说,胖不好,天热了,漂亮的衣服穿不下了。孩子是那么天真。她在我耳边跟我说悄悄话:“外公,相信我,我一定会把体重减下来的!”我摸着因元的头,心痛地说:“累不累?”“不累!”“能不能坚持?”“能。”女儿在旁边冷冷地说:“不认真地跳,有什么用!”因元没有答话,又去玩她的芭比娃娃去了。“不要玩了,准备睡觉!”我看到女儿对待外孙女的粗暴态度,心里很不是滋味。
回到家,夜不能寐。靠在床背上,给女儿发了一条长长的微信:“今晚看毛头(因元小名)跳绳,很感动,读书再加作业实在辛苦。为了减重,增加运动量,每天坚持,大人也未必能做到。看似平常,实则不易。应该好好鼓励表扬她才是。孩子已经长大了,要改变传统的家长与孩子的不平等地位,放下家长的架子。要真正了解孩子,互相尊重,平等对话,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在跳绳中我发现你和孩子的相处中有许多值得深思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对毛头的态度急躁、粗暴、训斥,很不好。孩子是弱者,我们要尊重她爱护她,你不工作做了全职妈妈花了那么多的精力照顾她,关心她,但她对我说的却是:‘妈妈不好。’听了,我很难过。也许是我对教育的热爱和对你和孩子相处改变的迫切期待,忍不住说了那么多,若说错,请勿在意。”
第二天一早,我收到女儿的回复微信:“写得很好,很有道理,会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