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实际上在此之前新“国九条”已有先期版本也曾面世,让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当时的市场反应。
2013年12月27日,简版的新“国九条”面世。当时,2013年12月30日是微跌的,2013年12月31日上涨18个点,涨幅0.88%,到达2120点随后经过13个交易日一路下跌至2014年1月20日的1984点。跌幅6.41%。而相似的是,当时2013年12月初也是新股即将重新恢复发行,是在下跌了19个交易日后推出的。但此后还是下跌了13个交易日,合计下跌了32个交易日。即从12月初的2260点下跌至1984点,直至新股上市,跌幅为12.21%。
这一段可能与目前最有可比性,背景相同:新股重新恢复发行+新“国九条”推出。巧的是,此番新“国九条”推出,也是在2146点下跌了19个交易日之际。去年底,政策底与市场底之间有了相位差,那么此次,是否也一样呢,累积跌幅或许更有参考意义。
那么,十年前老“国九条”推出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时沪指位于1590点附近,2月2日沪指上涨2.08%至1623点,随后沪指缓慢上涨至4月8日达到1778点,距意见出台前上涨11.8%。随后沪指便一路掉头向下,在经历了一年多熊市以后,至2005年6月6日跌破1000点,创出了998点的新低。
此次新“国九条”推出后,唯一与老“国九条”市场反应巧合的是,新老首日涨幅分别2.07%和2.08%,是如此的相近。但后面的走势却相差甚远,此次远不及十年前。而老“国九条”推出,虽然市场有了一段阶段性上涨,但此后一年多还是大跌。这再次预示着政策底与市场底之间存在着相位差。
现在,市场中较为乐观的观点,认为二季度会有400点的上涨行情。但回顾一下近两年,这种行情只有两段,一段是发生在2012年11月月收盘1980点,另一段是发生在2013年6月月收盘1979点,它们的共同点是跌破2000点,也就是市场跌到足够低时,才会引发超跌中级反弹400多点近500点的行情。而目前并没有到达这个触发点,所以,即使有阶段性的行情,我们也需要观察未来每个月的沪指收盘指数是否足够低。
东方证券 潘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