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一座城,竟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有如此巨大的人文影响。这在中国近代史上,也许要算是“末代状元”张謇与“江海之城”南通了。
沐浴着霏霏春雨,我们走进了环境典雅清逸的张謇故居——濠南别业。故居是生命的原乡,是人生的驿站。尤其是走进名人故居,更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和精神的叩问。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謇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这位才华横溢、思想敏锐的“末代状元,”在晚清的政坛上,留下了叱咤风云的背影。辛亥革命后,出任实业部长、农商总长等职。然而,他更大的历史功绩和社会贡献是实业救国,创工厂、办教育、开农垦、修水利、兴商业、做慈善等。使南通这个原本匍匐于长江边的闭塞小城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在张謇画像的两边,是一副隶书对联:“入水不濡入火不熟,与子言孝与父言慈。”此为张謇的人生格言,意谓做事需要有修炼与境界,处世需要行孝与仁慈。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张謇执着坚韧、筚路蓝缕,造福桑梓。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棉纺织股份制企业、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第一座博物馆、第一家综合性的工业园区等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
拾级登上三楼,大厅正中摆放着一块洁白如玉的石屏,正面是“倚锦楼石屏铭”,背面是“家诫”,均为张謇手书。大厅后现辟为张謇生平业绩图片展,那些被岁月长河浸染得有些斑驳的老照片,形象地展示了南通的前世今生,而光阴流岚却镀亮了这些远去的辉煌留痕。从碧波荡漾、柳岸翠堤的濠河到风光秀丽的东西南北中五个公园,从开现代通讯之先河的大聪电话公司到梅兰芳、欧阳予倩登台十日、设备一流的更俗剧场等,南通的城市格局产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城市文化得到了整体性的提升。
大厅两侧原为卧室,东边是张謇夫妇居室及书房,这位富甲江海、坐拥金山的大实业家房内,仅是很普通而常规的几件起居家具,无一件奢侈之品或豪华摆设。张謇对于公益可以挥金如土,但对自己却相当吝啬,为此,自号“啬公”。西边是其独子张孝若夫妇的居室,也并无显摆之处。旁边即是张孝若的书房,墙上有一副篆书对联:“白饭道德,黄金时间。”这就是张謇对其子的告诫,要像白饭那样清白做人,要像珍惜黄金那样珍惜时间。
走出张謇故居大楼时,小雨已停。整个庭院纤尘不染,草木葱郁,让我们领悟到一个人与一座城是怎样的一种因缘际会……
十日谈
南通漫步
这个小镇称得上中国轻工业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