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举办的10多天中,赛场内外都将尽可能体现青少年特色,把青少年‘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惊喜不惊喜’作为衡量赛会成功的标准。”李学勇介绍,人文青奥,就是弘扬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精神,通过青奥这个载体,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国梦、青春梦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相通相融。绿色青奥,则是按照绿色、环保、节约、可持续的要求筹办青奥会,积极倡导和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
举办体育赛会,高标准、多办事与少花钱似乎是一对矛盾。南京青奥,节约简约但不简单、精简精炼却更精彩。“比方说场馆的建设改造,能改就不建、能修就不换、能租就不买、能借就不租。”李学勇透露,即便是新建的南京青奥体育公园,从规划选址开始,就考虑到赛后作为配套江北新市区的全民健身中心永久保留。能省则省,既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也是遵循国际赛会惯例,力图将节俭办赛落到每一个环节。
青奥会是体育的盛会,更是一次国际文化融合的大派对。大赛不设奖牌榜,团体项目的运动员甚至可混编组团,而在“体育实验室”中,还有攀岩、轮滑、滑板等新潮运动展演。8月16日至8月28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800多名运动员将以自己的青春风采,点亮古城南京。
最后30天的筹办工作,李学勇强调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我们会启动重大活动安保指挥协调模式实现‘平安青奥’目标。全面联调联试把赛时运行指挥体系调整到最佳状态,组织好奥林匹克博物馆开馆等文化教育活动,统筹城市运行和赛事保障,确保青奥会平安顺利、圆满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