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是解决大客户的积分兑换问题。上海翼码最开始的两大客户: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各大银行的信用卡部门,都有不少业务需要发放电子凭证:银行要向客户送积分,客户要将积分转换为商品;运营商要激励客户,一次性充多少话费送什么商品。如果采取物流的方式,成本太高。而使用电子凭证,就能让消费者非常容易地实现线上兑换,线下消费。
接下来,促成商户和银行、运营商的合作。比如,用积分兑换一份麦当劳的汉堡、味千的拉面等。
平台能承载的关系开始越来越多。再然后,从大客户拓展到中小客户。帮各种类型的商家建立营销模型。在万青看来,现在企业做营销一定要正视一大现实,即用个性化内容对接碎片化渠道。不再是“你传播什么,消费者就会看什么”的模式,而是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主张、喜好挑选营销内容看。
翼码推出了基于二维码的O2O营销平台,简单来说,就是二维码活动的创建、发布和管理工具。除提供抽奖、调研、问答、优惠券等常规营销活动模板外,还提供了微官网、微信、微博助手等营销方式。商家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后,即可生成二维码,将其通过线上(微信微博、人人、网站)和线下(短信和纸质资料粘贴)等途径进行活动推广。消费者在线下通过二维码扫描,即可完成各种电子券的验证工作,在带给消费者良好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帮助商家快捷营销并管理营销。
“我们不是一家技术公司,而更像一家运营商。我们经营的就是多对多的关系。”万青认为,这其中最大的难点,是商业的发现能力。要寻找对商家来说什么是最合适的营销,对接什么渠道最合理,然后快速把你的发现变成平台上一个商家能发现的功能。“我们不会单独为某个企业做二维码营销的咨询顾问,但是我们会把这类企业商家在移动互联网上做营销,所需要的关键节点抽象出来,把它产品化、平台化。”
目前,翼码基于O2O模式的二维码营销业务增长迅速,年参与营销活动人数近2亿人,连续7年增长率超过90%,年营销金额突破150亿元。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