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息显示,飞机是被导弹击中后坠毁。目前,乌克兰军方、乌反对派民间武装和俄罗斯均否认己方袭击。
“已是悲惨一年,又添悲惨一天。”事发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说。
马航客机黑匣子已在距俄罗斯边境60公里处乌克兰境内被找到。
据南华早报最新消息,据香港入境处消息,已证实有一名香港籍男子及其持外国护照的家属在失事客机上。
失事
北京时间昨晚23时许,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发布飞机坠毁消息,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随后确认,马航由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的MH17航班17日晚在飞至乌克兰东部上空时失去联系。
据俄媒报道,飞机在失去联系时仍在乌克兰空域,距离俄罗斯边境约50公里,位于地面上方约1万米处。
该航班于阿姆斯特丹当地时间17日中午12时15分起飞,原定将于吉隆坡当地时间7月18日6时10分到港。
根据航空网站FlightAware和Airfleets等网站资料显示,此次坠毁的马航MH17客机机型为波音777-200ER,注册号9M-MRD,于1997年7月交付马航,与今年3月失联的MH370为同一机型。
有消息称,飞机是被BUK导弹击中后坠毁。之前有猜测称这架客机是否飞入了禁飞区域,但根据目前已知信息,据信该航班失事时所在空域并非航空管制区。
据外媒17日报道,美国高级官员称,雷达监测系统显示,在乌克兰境内坠毁的马航客机系被地对空导弹击中,目前美国方面正对导弹轨迹进行分析,试图了解发射地究竟位于何处。
据报道,一名美国高级官员表示,通过雷达系统可看到,在MH17客机被击中之前,曾有地对空导弹系统启动并跟踪客机。另一监测系统则探测到了飞机被击中时释放出的热量。
坠毁
飞机坠毁地点是俄乌边境乌克兰境内一个名为“斯涅日纳耶”的居民点附近。当地民兵组织随即赶往现场展开救援。
飞机残骸和被发现的乘客遗体散落在坠毁地点15公里的范围内,现场到处是焦土、扭曲金属和尸体残骸,空气充满飞机燃油味。目前已发现约100具遗体,身上都已没有衣服。
救援人员称,有许多儿童的遗体。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消息,这架飞机上有80名儿童,另外还有3名婴儿。
据目击者称,飞机坠地瞬间变成一团巨大而明亮的火球,随后腾起滚滚黑烟。目击者亚历山大·瓦姆特在脸谱网上称:“在听到轰隆一声巨响后,许多女人和孩子的尸体从天上掉下来,一些女人的尸体掉下来压垮了房顶,尸陈遍野。一些当地的孩子亲眼看到了这一切,吓得说不出话来。”
马航欧洲分部已经发出MH17的部分乘客国籍:154名荷兰人,27名澳大利亚人,43名马来西亚人(含2名婴儿),12名印尼人(含1名婴儿),9名英国人,4名德国人,4名比利时人,3人来自菲律宾,1名加拿大人。
马来西亚“星洲网”披露的机上15名机组成员名单,机组由7名男性和8名女性组成,包括两名机长及两名副机长。
否认
消息人士同时指出,美方正对导弹轨迹进行分析,试图了解袭击来自何方。目前还暂时不能确定哪一方应该为飞机坠毁负责。
最近,飞机坠毁地点附近,乌克兰政府军和反对派民间武装正在激战。近几天,接连有乌克兰军机在乌东南部地区的战斗中被击落。16日,乌军一架苏25型攻击机被击落。据俄媒报道,昨天下午4时许,民兵组织再次击落一架乌空军的安26运输机,击落地点在顿涅茨克州托列茨市附近,距马航客机坠毁地点不远。
但目前,乌克兰政府和反对派民间武装均否认是己方击落了这架飞机。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说,乌克兰军队并没有针对任何空中目标采取行动。他随后指出,坠机事件并非“天灾”,而是一次恐怖活动。
然而,乌克兰反对派民间武装领导人波罗代伊声称,乌克兰政府军击落了马航MH17航班。“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副总理安德烈·普尔金(Andrei Purgin)在电话采访中否认了民间武装与客机的坠毁有任何关系。他说,他们的防空武器只能打到4000米的高度,比客机的飞行高度低得多。
俄罗斯和乌克兰均表示,马航客机坠毁时,各自都没有飞机在附近飞行。有俄国防部消息源表示,当天没有俄军机在靠近乌边境地区飞行。
今天上午10时,有消息称乌克兰截获亲俄武装通话,承认击落客机。但消息的真实性尚不能确认。
伤痛
许多乘客家属18日凌晨聚集到吉隆坡机场,要求官方给予合理解释。
报道称,在震惊和不敢置信之余,许多马来西亚乘客家属纷纷指责官方没有及时给予足够的信息,他们要求公开信息并给出合理解释。一名男子愤怒地指责官员,指责机上人员名单一直都未公布,他说自己的姐姐、姐夫和他们两岁的孩子都应该在飞机上。
荷兰阿姆斯特丹Schiphol机场,候机楼内开出专区供MH17航班乘客家属等待消息。
马航称,将在24小时内公布乘客名单。国际艾滋病协会证实,机上部分乘客是去参加在墨尔本举办的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的学者专家。
据央视援引外媒报道称,马航坠毁客机上有一对华人乘客,是在荷兰开餐馆的夫妇。
一名疑似马航MH17机上乘客起飞前在FACEBOOK上用荷兰语发表动态,并附上了马航MH17的照片,大意为:“万一飞机消失掉,它长这个样子”。
本报记者 姜燕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