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言文“竟”成敲门砖
西坡
  西坡

  日前,一篇“一名高中生写千字文言文自荐上武大,已收到通知书”的报道播腾众口。看标题很刺激,其实远没那么简单。情况是:考生程鹏的千字文言文先是获得了武大老师的青睐,通过了初审,再经笔试和复试,以历史学院第一名成绩获得武大入场券。今年高考,程鹏的分数超过了一本线,最终被武汉大学录取。

  有意思的是,最初,程鹏用文言文写了书评和自荐信,去争取另一所著名大学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结果石沉大海。

  我很为这位高中生高兴,因为他很幸运,碰到了伯乐。但同时我也要提醒今后要参加高考的学子,程鹏的做法很冒险:并不是所有阅卷的考官都能欣赏乃至看得懂你写的文言文,如果你的文章确实好而看文章的人只是个冬烘先生,那就惨了。

  一个高中生,能以文言文(当然是有相当水平的)写作,本身就说明他的文化素养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较高水平;如果专业取向也对路,应当说很有培养前途,需要特别对待。这些年,我们看多了因高考综合成绩出色而进入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的学子,其中很多人对这两门学科并没有多少感觉和发明能力。有些人一生以读古文为头痛事,哪还谈什么古典文学、历史现象研究?换言之,中文、历史两系并不适合他们。问题是,倘若程鹏没有用擅长的文言文敲开“初审”的大门,其以后的命运会怎样?无法想象!在这之前,高考学子以文言文写高考应试作文也时有所闻,不知有多少幸运者和多少不幸者沉浮考场。

  还有,如果程鹏不经过笔试和复试,也不经高考、超过一本线,仅凭极佳的古文底子,他还能走进武大吗?武大有“破例”的胆识吗?

  诚然,要求高考作文都用文言文来写,既不现实,也不可取。那么,是否可以效仿数理卷里的附加题,对一些与报考专业方向一致的考生作专门的古代文化知识和水平测试,比如文言文写作?因为附加题一般难度相对较高,能够考察得出考生对本门学科的认知水平,阅卷者自然也会格外用心。这样,我们也许能够尽量避免“错杀”这样的专业人才。

  当年(1932),清华大学及研究所招考新生及转学生,各个年级的国文卷子都有“对对子”一题,其中一年级的对子题是——孙行者。不料舆论大哗,焦点就在于“另类”,逼得出题者、国学大师陈寅恪出面解释:“对对子”是最能表现中国文字特点、与文法最有关系之方法,且研究诗词等美的文学,对对实为基础知识,可以测验考生对词类之分辨、四声之了解、生字及读书多少、思想如何……

  事实也是如此,当时考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对猪八戒、沙和尚等),而其中答得最好(对胡适之)的,后来都成了学术大家,比如北大数学系主任段学复、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周祖谟、中国社科院历史学者张政烺等。

  考官有思想,考题有空间,考生有本事,最终受益最大的还是国家。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讲要发现和培养专门人才,但有时,专业人才就在身边而我们却熟视无睹。问题出在哪儿?设想一下,考官自己不会写也不懂文言文的妙处,他怎么能判断考生作文的好坏?高考的情况是这样,其他呢?所以,我们既要向程鹏表示祝贺,更要给那个“伯乐”点赞——为他的耐心、他的水平、他的品位、他的眼光、他的责任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2014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专版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8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感冒与健美
文言文“竟”成敲门砖
别走,思考与游乐的季节
篱豆花开蟋蟀鸣
书展、菜场与馄饨
今宵灯谜
好身材慢慢来
三言两语记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文言文“竟”成敲门砖 2014-08-16 2 2014年08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