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经呼吁,导盲犬有望重登火车,但现实环境仍喜中有忧——~~~
经呼吁,导盲犬有望重登火车,但现实环境仍喜中有忧——~~~
经呼吁,导盲犬有望重登火车,但现实环境仍喜中有忧——~~~
经呼吁,导盲犬有望重登火车,但现实环境仍喜中有忧——~~~
经呼吁,导盲犬有望重登火车,但现实环境仍喜中有忧——~~~
经呼吁,导盲犬有望重登火车,但现实环境仍喜中有忧——~~~
经呼吁,导盲犬有望重登火车,但现实环境仍喜中有忧——~~~
     
2015年04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呼吁,导盲犬有望重登火车,但现实环境仍喜中有忧——
残保法实施还有多少盲点待解
孙云
  一度被指会污染车厢而无法登上火车的导盲犬,经本报率先报道后,终于有望重新被“铁老大”接纳(详见本报3月11日A8版《上海盲人拟推国内首起公益诉讼》)。由此引出的话题仍受上海残疾人普遍关注。《残保法》实施十余年,修订后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去年4月1日施行,对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各项权利作出更详尽规定。然而,法规的“落地”情况仍喜中有忧。

  就业:第二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正在进行,国企招聘有待推进

  实施办法规定,同等条件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优先招录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令人欣喜的是,在去年的上海市级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中,首次设立残疾人定向招录,体现出支持残疾人就业的垂范作用。继首批十几位残疾人走进市级机关后,现在,第二批也正在招录中。此次,区级机关也拿出定向岗位,招聘条件设置也更为合理和人性化,引发残疾人很大的报考热情。国有大型企业的专场招聘会预计将在今年有破冰之举,市残联正在积极协调争取中。

  不可否认,一段时间以来,外资和民营企业在接纳残疾人就业中占较大比例,一些外企还有优先招录残疾人的传统。相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往往宁愿交残保金而不愿招残疾员工。全国政协委员、中残联主席张海迪在今年两会期间大声呼吁,大企业、大单位不该持“有残疾人不好看”的偏见。因此,上海在国内率先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定向招录的成果,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参保法、促进残疾人就业有显著的示范意义。

  生活:居家无障碍改造纳入今年市政府实事,出行环境盼更人性

  近几年来,全市各区县都在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开展无障碍改造。今年,1000户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还列入了市政府实事项目。改造大大便利了这些残疾人的生活,厨房操作台面降低了、浴室里装了扶手、入户门外多了一条坡道……这些对常人来说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却成为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大帮手。

  不过,光把家里改造好了还不够,残疾人还希望多出门走走看看、上班上学,这就需要更加无障碍的城市出行环境。上海第一支无障碍车队“阳光车队”陷入困境后,重建无障碍车队在近几年的上海两会上屡屡成为受人关注的提案、议案。去年底,实施办法中“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和有需求的双下肢残疾人乘坐无障碍出租车辆出行,提供便利和优惠”规定终于有了回音——50辆无障碍出租车上路行驶,深受行动不便人士欢迎。然而,这离200辆的目标还有差距,因此,订车始终不容易。据统计,截至去年底,针对残疾人的供车满足率仅为70%。不少残疾人反映,“英伦车”实行隔天预约制,提前几天想订不给订,提前一天打电话却又订不到了。

  市场口碑好又供不应求,为何不能迅速增长?经济因素无疑是主要阻力。统计显示,“英伦车”司机的劳动强度大,但在工作时间和行驶里程相当的情况下,月收入却比行业平均数少1000余元,加上公司补贴也仅能基本持平,因此,司机积极性差,流动率高。

  据了解,残疾人仅有几万名的厦门市已有150辆无障碍出租车,并将很快增加到200辆。上海的残疾人总数有97万人,随着老龄化程度提高,对无障碍出租车的需求只会增不会减,所以,尽管“英伦车”预订时间已调整为与普通出租车相同的3天,残疾人更盼望能有更多“英伦车”行驶在申城街头,让《残保法》立法精神更加“畅行”无阻。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2015我们如何出行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阳光天地
   第A32版:新民俱乐部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旅游资讯
   第B25版:旅游资讯
   第B26版:旅游资讯
   第B27版:大购网专版
   第B28版:广告
残保法实施还有多少盲点待解
“阳光法谭”为残疾人维权
朗诵考级 盲童圆梦
社区送康复服务上门 累计服务近8万人次
“兴家学校”松江服务点增至3个
康复训练有远程指导 登楼访友无后顾之忧
光明热线公益眼检今年增至5项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31残保法实施还有多少盲点待解 2015-04-14 2 2015年04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