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云重诺
许恺德
  许恺德

  1989年3月4日,唐云、唐逸览父子画展在新加坡举行。作为学生,我为此次展览出了点力,并亲自用车送先生父子去机场。在与唐先生告别时,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谢谢你了,等我新加坡回来给你画一张荷花图。”

  唐先生从新加坡回来之后,休息调整,没有时间给我画荷花图,我也未再提此事。我跟先生学画,始终有一个想法,跟随先生学画是向他讨技术,不是去讨画的,所以从不向先生开口。然而隔了一段时间,先生就跟我说:“我欠你一张荷花图,等有空会给你画的。”他是一个重情谊的人,不光对待学生,对其他朋友也是如此。我说:“不急的,随便你什么时候画。”就这样,先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跟我说:“欠你一张荷花图。”

  1990年的一个星期天,我踏进先生画室,见已有一位先生的朋友到了。我坐定后,先生说:“你把柜子上面的一堆画给我整理一下。”于是我动手将先生的画,根据大小逐一整理卷好。当整理到一张墨荷画时,我被这张墨色淋漓的画震撼了,脱口而出:“先生这张墨荷画得好!”先生侧过来一看说:“哎!这张画怎么还在这里?”先生的朋友插话说:“那天杭州的人来拿,你找不到,另外给了他们一张。”先生紧跟着说:“你肯定?”朋友说:“肯定,我在场。”唐先生马上对我说:“我一直要给你画张荷花图,没有画,这张有上款的,你要吗?”我说:“没有关系,我要的。”就在这时,楼梯上传来脚步声,走进一位从美国回沪的女画家,她问候先生后,看到了台上的这张荷花图,竟然也脱口而出:“唐先生这张荷花图画得好,这次我回美国,把它带去拍卖,肯定可以拍出好价钱。”先生对她说:“这是我送给他的。”她说:“能给我拍张照片吗?”先生叫我把画夹到空中的铅丝上,女画家举起相机咔嚓后突然又开口:“唐先生这张画还是让我带去美国帮你拍掉吧?”这时,先生对我说:“你卷起来放好,下次再拿来敲图章。” 

  又隔了一周,我带着这张荷花图来到先生的画室,先生盯着画看了好长时间,没有盖章,却伸手在画台下的隔板上取了一方小端砚,再从抽屉里拿出一锭旧墨,说:“我送你这张有单位上款的画,如果不题清楚,将来要有麻烦的,如果他们正好缺掉一张,要怀疑你的,我送你画,反而要害你了。”这时我才明白先生为什么盯着画看而不盖章。于是我说:“我来磨墨。”(平时星期天都是我给先生磨墨的)先生却说:“今天的墨要我自己磨的。”其实先生是为不影响画面,磨到浓淡适中后,即在右下角题上了一行小款:“此帧略有败笔,东坡另作赠之,即为恺德取去,属题,老药。”(见上图)

  1996年,杭州市政府为先生在西湖边上建立了唐云艺术馆。一次,我与苏东坡纪念馆的一位朋友闲聊,我说:“贵馆有一幅唐云先生的画吧!”他惊讶地说:“没有啊,你知道唐先生为馆里画过画吗?”我当时只能说不知道了,内心却一阵激动:先生高尚的人品和洞察秋毫的能力,是我永远也学不了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刊
   第A10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1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2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健康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新民资讯
又到菜花灿烂时
浦东,我为你骄傲
团徽里的不老青春
唐云重诺
体 谅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今宵灯谜
移动游戏之趣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唐云重诺 2015-05-04 2 2015年05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