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惠若琪无缘参赛,曾春蕾和沈静思发挥失常。在几乎绝望的情况下,主帅郎平多次变阵,收到了奇效。朱婷、张常宁、林莉、袁心玥以及替补上场的丁霞、颜妮、刘晏含和刘晓彤不辱使命,拯救了中国女排。
队长惠若琪的缺阵让中国女排失去了一位攻守平衡、接六轮一传的主攻。昨天,站在惠若琪位置上的是小将张常宁。一传,主攻手朱婷和张常宁各接五轮。曾春蕾被刘晏含换下以后,朱婷和张常宁都接满六轮一传。第四局刘晓彤换下刘晏含以后,刘晓彤主接一传,让朱婷在前排专心进攻,效果不错。可见,中国队在惠若琪不在的情况下,靠的是张常宁的勇挑重担和全队的弥补。
接应曾春蕾发挥较差,9次扣球只得到1分,出现2个失误。她下场以后,中国队其实已经没有了正牌的接应,替换她上场的刘晏含和后来上场的刘晓彤其实都是打主攻的,但郎平还是敢于换人。在第二局不利的局面下,先后换下曾春蕾、杨珺菁和沈静思三大主力,换上丁霞、颜妮和刘晏含,显示了过人的魄力。诚如郎平赛后表示的,当时有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拦防非常困难,这就要求教练迅速换人。不知道换完以后会怎么样,但是必须要尝试!”
昨天,正是这帮替补丁霞、颜妮、刘晏含、张常宁成了逆转对手的主力。第二局中国队一度10比15落后对手五分,换上替补后,逆转对手。第三局,更是打爆了对手,中国队的换人收到奇效。
不得不说的是,郎平倡导大国家队概念,人员始终是流动的,国家二队也有许多打国际比赛的机会。丁霞、颜妮、张常宁、刘晏含是去年的亚运会银牌、今年大奖赛总决赛的主力,这些替补,在与高手对抗中提高了水平。张常宁总决赛主接五轮一传,接一传的自信心和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能在惠若琪离队后,迅速顶上来。试想,假如没有总决赛的锻炼,她们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吗?
其实,郎平能够频频涉险过关,根本原因是她平衡了主力和替补之间的实力差距,不押宝某个人,全面培养人才,在极其困难的时刻选择相信年轻队员,大胆换人和用人,郎平的“大国家队理念”收到了回报。 特派记者 李京红
(本报松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