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中的师友群像》精选钱伯城先生随笔散文二十余篇,以怀人为主,内容涉及文化界、出版界名人的经历遭遇和往事。用作者言:“内容大致是大时代或大环境中小故事、小掌故之类的小品文,或大文章中套点小文章;涉及的人和事,概从实录,不作虚语。”既可以作为案头休闲读物,又可以作为文史资料查阅。
《渊研楼杂忆》全书分三辑,辑一是回忆往事,有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在人生困厄之际的斗争与思索;辑二是对恩师、益友的追忆,其中对其师章太炎先生从“有革命业绩的学问家”之角度进行了缅怀与追思;辑三是序跋文章,可见其学术道路上的探索与追求。此书可以说是把先生“那布满荆棘的人生道路,饱经风霜的清癯面孔”,“勾画出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退密文存》为百岁老人周退密先生的文章结集。第一部分为周退密先生的回忆类、自述类散文,读来极具历史沧桑感。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周先生为自己和他人所写的序跋、题跋,见微知著,文趣盎然,可见其深厚的文史功底。从他关于人生经历、亲友回忆的文字中,可见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泛的交游,更能体会出一种岁月的沧桑与深厚。他的题跋文字,文辞古雅,文史功底深厚,可供广大书画碑帖收藏爱好者共同品鉴。书中文章绝大部分写于周先生九十岁高龄之后,愈显珍贵。书中配有多幅周退密先生墨迹,可供欣赏。
《旧日文事》以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相关史实考证的内容为主,作者龚明德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功底,在细密的文字爬梳间不断抽丝剥茧,索隐钩沉,带领读者解开文学史上的一个个“死结”,文章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具,由小掘大,有所创见,亦有辩证,于史料研究有补益之功。如果你想了解鲁迅的《一件小事》写于哪一天?《一觉》中送给鲁迅《浅草》的“不熟识的青年”究竟是谁?小说集《浣衣母》为何与《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如此相似?张爱玲的《传奇》到底收录多少篇作品?请看龚明德为您解开谜团。
《转益多师》系陈尚君教授最新学术随笔,共分三部分,一是关于他的导师朱东润教授,共六篇,写朱东润先生文学批评、传记文学等方面成就,二是复旦中文系老师,包括王水照、王运熙、刘大杰等诸位,三是复旦之外的一些文史大家,如唐文治、余嘉锡、钱钟书、陈寅恪等等。这些文字或写他与这些长辈的交往,或写对他产生重大影响的著作,具有一定的价值。这是典型的学者随笔。 (刘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