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艺批评何以宏阔
刘巽达
  ◆ 刘巽达

  今日文艺批评气象不够宏阔,差强人意,或有三项主因不可绕过:一曰机制之保证,二曰阵地之缺乏,三曰思想之解放。

  所谓机制保证,以形而下之例说明:目前国情下,一位根底扎实、见识超群、才情勃发的文艺批评家,能及时得到诸如话剧票、京剧票、舞剧票、音乐剧票吗?他会自己掏钱买票吗?他能买到票吗?答案大抵是:若有主动供给方,基本动机是为“邀捧”,遂殊难保证批评取向。而自掏腰包遍看热剧,目前的批评家几无经济能力,热门票也未必如愿能买到。若有这样的机制:诸如艺术基金会之类的第三方权威机构拥有若干热门票子,无偿提供给有节操、有智慧、有才情的批评家群体,批评家与制作方完全没有利益关系,是捧是骂悉听尊便。良性循环后,机制蔚成市场,一流批评家脱颖而出。这样才会出现“某人尚无好评,此剧未立”的顶级权威,引导审美取向。

  所谓阵地缺乏,是说专门的文艺批评权威报刊之匮乏,倘有这么一两份报刊,看戏、观影、读画、赏艺,一众文艺之事,何为看点,何为唾点,只需锁定中意的批评家专栏,跟随其好恶,大抵错不到哪儿去,那就何惧口水,不乱阵脚。如果有朝一日,权威的文艺批评家可以用稿酬过上优渥生活,某个文化阵地因其名声和品牌大行其道,必然同时促进机制的改进与完善。

  所谓思想解放,重点在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批评须多样化个性化。“批评导向”也者,一则以扭转媚俗之风,一则以确立崇雅之格,而有效的扭转,乃是确立渐臻完美的真正高雅与雅俗共赏。有鲜花之美艳,方显杂草之猥琐。要相信受众的整体眼光,真正优秀的艺术,从来不会逃过他们的法眼。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整体是公平的。君不见一味忽悠市场化的所谓艺术作品,到头来总是败于经典之下。此故应有信心,大浪淘沙后的权威批评,必是清醒中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必是具备前瞻引导性的。批评大家必是文艺大家,携内行之言说文艺之事,或旁征博引嬉笑怒骂,或亦庄亦谐诗意哲理,文风各异而见解超群。导向也者,往往为权威引领。权威与否,批评市场自有淘汰自净机制。在基本底线之上,倡导人性和个性的充分解放。假以时日,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之气象,必能宏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B04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B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阅读/连载
中国的《天鹅湖》
文艺批评何以宏阔
戏剧一定需要归类吗?
新民晚报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B04文艺批评何以宏阔 2015-09-05 2 2015年09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