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眼高”拉动“手低”
华振鹤
■ 顾妙林书法
  ◆ 华振鹤

  那是在两年前,上海文史研究馆等有关单位为祝贺海上著名书画篆刻界前辈顾振乐老先生百岁寿诞,设寿筵招待各界人士。我有幸也在受邀之列。就在那里,我邂逅了顾老入室弟子、中年书法家顾妙林先生。不久,我收到他寄来的《顾妙林书法集》。后来知道,妙林已经在书坛努力了40年! 

  妙林为人,淳厚朴实,不管外界为何喧嚣,他一直超然于外,沉酣书艺之中,以苦为乐。究其原因,乃是因兴趣而升华的使命感使然。当然,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光凭兴趣尚难窥其门而入。也许是老天眷顾吧,上世纪80年代初,偶然的机缘,他先从刘小晴先生学楷书,又师顾振乐老先生学行草,在他们指引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顾振光老先生曾为此介绍自己的弟子:“今人学书但求速成不肯下苦功。但妙林以字不成书誓不休的毅力,遍临魏晋至明清的历代名碑,务求领悟先贤的用笔、章法、气韵,而对米芾、怀素、王铎用力最勤。为此坚持苦练,积薄为厚,终于驰骋古今、脱俗出新。”这段话,正道出了妙林的学书历程。 

  妙林书法,最擅长小楷。他深知,要在书法创作上有所成就,临池学技法外,更须着力于“字外功夫”,即提高文化修养。他生活上很节俭,买起书来却从不吝啬。所购名碑法帖、文学艺术和思想文化等书籍,堆满书架、桌椅,累计达数千册!我很同意妙林的想法做法。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也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所谓神、神采便是书法家的文化修养与技法高度融合在作品中的表现啊! 

  书法家达到一定层次后,最忌自我满足,固步自封。在这方面,妙林自有妙招,即从不断提高鉴赏水平着手,从古今名家法书中对照自己创作手法的不足,力求达到更高的意境表现。他诙谐地把这种对照称之为“眼高手低”。妙林就在这“眼高”与“手低”的矛盾中,以“眼高”来拉动“手低”,通过兼蓄并收,汲取前人长处,为我所用,从而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B04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B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阅读/连载
谈谈邱陶峰的山水画
用“眼高”拉动“手低”
红翡绿翠“紫罗兰”
印谱收藏宏富的秦更年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用“眼高”拉动“手低” 2015-09-05 2 2015年09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