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统计截至日为2015年12月25日),352家银行累计发行的面向个人投资者的人民币封闭式理财产品共82275款。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面向个人投资者的人民币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每月平均发行6856款,全年平均收益率为4.96%。每款产品的平均在售天数为8天,实际平均运作期限为133天。虽然全年4.96%的平均收益率较高,但受上半年较高收益率拉升的情况较为明显,从整体走势来看,持续下滑的收益率使得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吸引力有所下滑。同时,4.96%的全年收益率受结构性产品最高收益影响,不计算结构性产品全年平均收益率为4.91%。
2015年一共发行了1467款外币理财产品,其中美元理财产品903款,澳元理财产品236款,港币理财产品175款,欧元理财产品115款,英镑理财产品38款。美元理财产品依然是外币理财投资的首选,在整个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中占比超过50%。
就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收益率情况而言,从2015年初的5.26%降至年末的4.39%,降幅达0.87个百分点。宏观经济表现的疲软、全年多达5次的双降使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几乎没有反弹表现,仅4月,受股市“疯牛”行情带动,收益率有所回升。
报告分析认为,2015年对于银行理财行业来说是布满荆棘的一年。全年多达五次的双降迫使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几乎呈现出没有反弹的单边下滑态势,从年初的稳居5%以上一路下跌至年末连4%都岌岌可危的水平,跌幅之大超出市场预料。上半年,A股牛气冲天,气势如虹,吸引大多数投资者转投股市,银行理财的市场竞争力受到拷问。之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大额存单的发行、存贷比限制的取消等监管政策的出台,“银行理财将被取代”或“银行理财存在的意义已经消失”的言论一时不绝于耳。6月中旬,A股爆发罕见的暴跌,大量资金外逃使银行理财又不得不面对“资产荒”这一资本市场新常态。加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强势来袭、高端人才的缺乏与流失等问题,银行理财2015年的道路并不平坦。
然而,2015年对于银行理财来说也是转型腾飞的一年。虽然收益率持续下降,但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却依然保持节节攀升之势。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5年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估计突破20万亿,继续保持25%以上的增速。同时,大额存单的推出、存贷比限制的取消也没有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形成实质性影响,反而随着银行传统存贷业务利润的收窄,理财业务极有可能将成为未来银行的利润支柱,因而得到了各家商业银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