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陈阿姨平时性子比较急,这天因为一些小事与老伴怄气,晚上看了一会儿电视便觉得左眼有点胀,眼眶周围也有点疼,看东西时有点模糊,眼前像蒙了一层纱,她觉得是自己累了,就睡觉了。半夜她被疼醒了,左眼又红又胀又痛,看不清东西,左半边的头疼得很厉害,肚子也不舒服,一个劲地恶心、呕吐。眼科专家张淳博士介绍,陈阿姨这样的情况,很可能是得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该病发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眼睛又胀又痛,并伴有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的情况。与陈阿姨一样,此类患者大多性子比较急。
眼胀、眼痛多为青光眼的典型症状
据张淳博士介绍,青光眼有很多种类型,在临床上通常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青光眼。有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青光眼共同存在,则称为混合性青光眼。
张博士提醒,像陈阿姨一样,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病一般都出现在夜间,有些老年人心疼儿女,不忍心叫醒他们陪自己上医院,一直忍到天亮。殊不知这时的眼压一般都很高,持续的时间越长,视功能受损越重,而这些损伤是不可逆的,所以应尽早就诊。此外,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可表现得非常严重,从而掩盖了眼部的不适,以至于患者常常前往其他科室就诊而耽误病情。
此外,闭角型青光眼也可以慢性发病。患者在傍晚、疲劳或情绪波动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单侧眼红、眼胀、眼痛、视力下降、同侧眼眶周围胀痛、头痛等表现,这些不适可以单独或同时出现,还可伴有鼻根部的酸痛,一般无恶心、呕吐,患者此时常常误认为没休息好,一般经过睡眠休息后就好转,但可以反复出现,发生的频率也会逐渐增多,由几周一次,到几天一次,最后持续存在。经常有上述不适的患者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冬季是青光眼的高发时期
天气的变化和季节的交替对人眼的生理功能有很大影响。青光眼多发生在冬季,一般在强冷空气入侵的24小时内发作。如果强冷空气袭来,气温骤降,眼压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冬季来临,由于气温寒冷、屋内屋外温差较大,导致青光眼进入了发作高发期。
除了急性子们外,有青光眼家族史,或患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偏头痛的人,患青光眼的可能性比普通人大,应常规进行眼部检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建议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眼科常规检查,如果可疑,应根据医嘱定期复查。
对可疑患者,首先应测量眼压。正常眼压范围是10~21mmHg,但一次眼压高不能诊断青光眼,而一次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眼压在一日内呈周期性波动。日眼压波动大于8mmHg为病理性眼压。正常人双眼眼压接近,如双眼压差大于5mmHg也为病理性眼压。另外对一些疑似青光眼可以做激发试验以辅助诊断。第二步要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有没有改变。视野检查对青光眼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因为它反映了视神经的损伤程度。通过上述检查,我们基本可以诊断青光眼。确诊后还应该确定青光眼的类型,可通过前房角镜检查,区分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
有些患者会疑惑:做了青光眼手术后视力并没有提高,是否是手术不成功?张博士回答道:一般认为青光眼已经造成的视神经损害是不可逆转的,因此青光眼手术的目的只是维持现有的视功能,防止视功能的进一步丧失,而不是为了提高视力,这也是很多青光眼病人不理解的地方。但有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视力明显下降,此时若及时手术,视力还是有可能提高的。对于继发青光眼原发因素的治疗,以及青光眼患者伴发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会部分提高受影响的视力。
听眼健康讲座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为帮助更多眼底病患者了解眼部保健、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方法,新民健康特联合相关机构开展“眼健康系列讲座”。每日电话报名前30名读者可参加本次讲座更可获得专家面对面交流机会。
感兴趣的读者可拨打新民健康会员服务中心热线021-80261680(10:00
-17:00),或发送短信“专家+姓名+联系方式”至18917328756报名参与,报名成功的读者将免费获得价值88元健康大礼包一份。
新民健康特邀专家简介
张淳 医学博士
擅长:出血性、缺血性及增殖性眼底疾病的精确诊疗;各种疑难眼底疾病、复杂白内障、疑难玻璃体视网膜;黄斑裂孔及黄斑前膜的诊疗;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复杂眼底诊治;严重性眼外伤的临床救治。
宋蓓雯 医学硕士
擅长: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各种出血性、缺血性及增殖性眼底疾病诊断及治疗;多种眼外伤,眼底出血的临床救治;玻璃体/视网膜黄斑类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