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干了四年活
采访中,绝大部分市民表示有加班经历。有人甚至调侃自己工作三年了,但工作经验快有四年了。还有一年是加班加出来的。
“这一年就没准点下班过。”一位金融行业的市民表示,“每天都要加班半小时左右”,市民称由于工作繁重,每天都要额外花时间“收尾”,“当天的事总得做完,做不完就得加班,这也很正常。”
“加班加到半夜还蛮常见的。”一位从事建筑设计的市民称,工作不忙时可以准时上下班,但忙起来就“没谱了”,“通宵加班赶图纸给客户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一位从事审计的年轻姑娘也诉说了她的加班故事:“忙时一周天天加班到凌晨2点。”
当记者问起,你是否会觉得老板有点“不人道”。她回答:“不会啊,因为老板天天加班到凌晨4点……”
下班微信上待命
上班开会开不停,下班微信响不停,你有这样的体验吗?不少市民表示,自己曾遇到过“隐性加班”。
“下班了,但微信上还得待命。”有市民坦言,自己虽然不常在单位加班,但是回到家有时候还要等候领导“指示”,“以前,领导当面喊你加班,他会有些尴尬。但老板现在用微信喊你加班,轮到你尴尬了……”
不过,也有市民表示自己有应对隐性加班的“独门绝招”。
市民刘小姐表示,自己在下班后,不会去关心“微信群”里的内容。如果微信群里不停地刷新工作内容怎么办?她回答:“没关系,这种群我统统屏蔽的。”如果领导直接微信你加班怎么办?“没关系,领导我统统屏蔽了。”
加班因为效率低
“有时候工作没按时完成,下班晚了也算不上加班,那是本职工作。”有市民对“加班”表示淡定。他认为不少人眼中的“加班”其实是因为“效率低”。
“在上海,加个班也很正常。”有加班族认为基层工作者都十分辛苦,“别让自己吃亏是一回事,但自己也要调整好心态。”有市民指出,自己是“加班并快乐着”,“想想周围那么多人陪你加班,心里也好过一点。”
新民网记者 卞英豪 蔡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