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夜光杯”12月28日的《保质期亟待规范》一文很有感触,不由就“保质期”再说上几句。
“保质期”是食品生产、销售、包装上的重要环节。然而,有些食品生产商乃至一些销售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这一点:
一是模糊不清。这是生产商的问题。有些食品包装袋上的“保质期”并不明显,任你翻来覆去地寻找,却并非易亊。好不容易找到了,却怎么也看不清。有的“保质期”数字是在塑料包装袋上压模而成,由于包装袋为浅色,致使压出的数字很难辨认。有的“保质期”仅打印在食品的外包装上,而直接包装食品的袋上却没能注明,外包装被丢弃后,“保质期”自然也就找不着了。
二是弄虚作假。这是销售商的问题。有的“保质期”是打印在纸上并贴在食品袋上的,有人便做起文章,将过期的标签撕掉,换上新打印的“保质期”标签。有的更是明目张胆地糊弄消费者,将新打印的标签贴盖在过期的标签上,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你说胆大不胆大?
当然,消费者也不能粗心大意。一次,我路过南京西路一家食品店,见店里人头涌动,便进去“轧闹猛”。原来,商店正在搞巧克力促销活动,买一送一。我也排队买了2盒。晚上,儿子下班回家拿起巧克力仔细查看,发现保质期仅剩最后一天。我们当时只顾便宜,也没在意保质期。看来,排队购买的人很多,但估计很多人都没注意到这一点。
像这样的情况,消费者自己疏忽,但商家未做足明确提示的工作,应该是首要责任吧。至于是有意无意的忽略呢,我就不敢妄加揣测了。希望各方商家,该做的提醒要做到,该负的责任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