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一个数字。今年4到8月,上海警方破了6600多起盗窃案。这个数字听起来惊人,但考虑到盗窃案破案率历来不高,由此可以推断,实际的发案数会让你更加吃惊。
听起来,很无奈。但今天听到的另一个故事,却给人不同的启示。
在闵行区都市路以东,是银都一村至银都七村。这个社区竣工于上世纪90年代,房龄超过20年。这里的居民多为徐汇区、黄浦区、虹口区、原卢湾区、原南市区、成都路高架建设动迁而来,是颛桥镇城市化最早最大的老小区,有1.2万常住居民。曾经,这里不但脏、乱、差,治安也是难题。但从2015年至今,“问题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银都一村到七村的入室盗窃发案数首次降到了零。
这其中有何奥秘?除了各方努力,管辖这里的田园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施靓骏更是功不可没。
电子围栏100%全覆盖;减少出入口、实现人车分离;卫星定位巡逻系统实现24小时巡逻;修复防盗门12个,实现100%正常使用;50%房屋周围配备24小时高清探头;15名保安经专业培训100%持证上岗;定期警情通报,定期检查小区安防体系……一位社区民警的工作可以做到怎样的用心细致,这无疑是模板。
在这位社区民警的手机里,长期保存着小区的平面图,哪里发案了,哪里有监控,哪里是出口,哪里住着最近的平安志愿者,他都一清二楚。“社区民警就像一个家长,社区就是孩子,你越了解他,越能管理好他。”
施靓骏除了值班,几乎每天都要到社区里跑一跑,因为无论是物业还是业委会成员还是居委干部,有什么消息总会先来找他。“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你得在,他们才会信任你。”这是施靓骏每天下段区的理由。
盗窃案高发,防范有时比破案更重要。把行政管理手段运用到社区管理中,从“灭火队”转变成“管理者”,这是城市化的要求,也是社区民警适应时代变化的结果。零发案小区的启示,其实是个大道理:用心才能把事干好。上海成千上万的小区,如果都有这样认真的管理者,这个城市才会真正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