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兔 子
郁晶陶
  郁晶陶

  美国电视剧《犯罪现场调查》中,有一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个模特,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有着不寻常的生活方式:她既暴饮暴食又极度厌食,每次摄入食物后,都要用催吐、灌肠等方式把吃下去的东西排出身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身材,后果则是身体机能崩溃。

  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存在于电视剧中。有媒体发现,在现实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为了在减肥的同时还能享用美食,每天用手抠、插管等方式把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在一个以“催吐”为主题的网络平台上,他们晒吃的,“分享暴食成果”;他们晒体重,“都在极轻范围”。什么样的人在“催吐”?从平台上可以看出,年龄14-40岁,女性为多。

  他们自称为“兔子”,或“兔兔”。

  在医生看来,“兔子”其实是生病了,得的是进食障碍,需要治疗。长期的暴食+催吐,对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伤害。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因为对体重有强烈的焦虑和自卑,同时希望“能吃却瘦”,得到别人的羡慕。

  “兔子”的出现,不能不说与“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念有密切关系。“兔子”大多为女性,也证明这种观念对女性身材的苛求,可能给女性带来多大压力。当流行文化、明星名模、商业广告都以苗条的女性形象为美,甚至有意无意地贬损“过胖”的女性时,有多少女性不会对身材产生焦虑,不对体重保持关注,不对身体上的“瑕疵”抱有负面看法?脸太圆,手臂太粗,腿太粗……无数女性都有类似焦虑。节食痛苦,运动辛苦,当减肥药广告说,可以既享用美食又轻松瘦身,有多少人心动过?

  “兔子”的生活方式当然是不健康的,但这种对体重和身材的焦虑,并非难以理解。这种焦虑,很多女性都体验过或正在体验,只是在“兔子”身上格外强烈。大多数女性都不会选择像“兔子”这样生活,但为了身材“少吃一点”,却可能是许多人都有过的经历。

  在鼓励个人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对单一化的审美观念也该有所反思。审美观念多元化,会让社会拥有更多美好,也能让人们甩掉不必要的焦虑,轻装上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G20在杭州
   第A03版:G20在杭州
   第A04版:G20在杭州
   第A05版:G20在杭州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延续“寒门出贵子”的励志传奇
炒股小目标
兔 子
让环保失信者寸步难行
一分钱补偿
对电信诈骗的认知在发生变化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兔 子 2016-09-05 2 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