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或不送,都是个问题
不少家长都表示自己确实有“送礼焦虑症”。有市民则坦言,“送太贵怕老师不敢收,送太差又怕老师觉得档次太低,有时真挺为难的。”
也有家长表示,面对送礼的“大环境”,自己很难保持淡定,“我本人是不想给老师送礼的。但微信群里看到别的家长都送了。我不送岂不尴尬?”
贵或不贵,也是个问题
那么家长都会给老师送一些什么礼品呢?有家长称,送购物卡和交通卡的不在少数,“送卡的优势在于方便而且实在。”还有家长更是吐槽称,“现在送礼都不只是送给老师了,有的家长还给老师的孩子也送礼物。有的家长只要出差就必然会给老师带回来一些礼物。”
不过也有家长明确表示“送卡”甚至更贵重的礼物,会使教师节的祝福变味,“这样做就有些俗套。”家长则列举了自己给老师送过的东西,“送一株小盆栽、一束鲜花、一张小卡片。”家长慨叹,“以前教师节,我们都是给老师写贺卡,几个同学合买一份礼物送给老师,比现在纯粹多了,也不会想那么多。”
送礼收礼,都有烦恼
采访中,一位孩子的母亲则提出,不必妖魔化给老师“送礼”,“如果只是表达一下敬意,送个礼物并无不可。”她表示,最重要的是向老师传递一片心意。“家长和孩子都该感谢老师的付出,只是家长要把握好度。”
另一方面,也有家长指出,现在不少学校和老师想出了“应对之策”。“我孩子学校的老师就明确表示不收任何形式的礼物。”他介绍称,家长有送礼的烦恼,老师同样有收礼的烦恼。当学校有了规定之后,这些烦恼都迎刃而解。“学校堵了这个口子,老师能更专心,家长也省了心。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新民网记者 卞英豪 李永生 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