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诠释
公益宣传片《我们的战争》将电影与现实相结合,以传承“祖辈父辈精神”。24位老艺术家分别饰演片中人物的祖辈和父母,演绎了一群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助阵此次宣传片拍摄的老艺术家们,要么曾经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要么曾经参演了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创造了无数让人印象深刻的爱国英雄人物形象。数十年后,他们跨越时空,又透过镜头共同讲述“我们的战争”。
与以往发布的预告片中铮铮铁骨的爱国主义风格不同,《我们的战争》用温情的镜头诠释了革命老艺术家的血性青春。94岁的老艺术家管宗祥说:“我从小就是兵,当过八路军,看了《我的战争》这部电影,觉得特别真实,我很感动。抗美援朝的这段历史,是我们共和国不能忘怀的丰碑。”
延续血性
聊起那段艰辛的过往,艺术家们时而相拥而泣时而满怀激情,他们认为,把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搬上大银幕,最难的地方在于,既要让后辈读懂历史、铭记历史,又要让老一辈能在回顾自己热血青春的同时,找回那份最真的感动。
无边的战火和无尽的黑暗为底色,漫天飞沙下是密布的枪林弹雨,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令人心生震动——看着影片《我的战争》的海报,老艺术家卢桂兰深有感触地说:“我尽管没有踏上过战场,但我了解战火年代革命青年的内心和情感。他们渴盼团圆和期望归乡的心情,与如今远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一样迫切。”卢桂兰说,“正是这种信念,使他们勇往直前而毫不退却。我希望借这部影片来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铭记革命志士的光荣与坚韧,将这份传承百年的民族血性延续下去。”
铭记历史
作为一部有血有肉的战争史诗巨制,《我的战争》不只强调场面的恢弘与视觉的冲击,还刻画了爱国青年在动荡岁月里甘洒热血的英雄形象。
提起当年,老人家们热血沸腾。曾塑造“白毛女喜儿”的田华边抹眼泪边对记者复述着病床上老伴说的话:“拿上我立功的证书,去代我看一看《我的战争》,替我怀念一下那时候的战友,替我敬一敬那时候的战士。”
从1945年就开始演戏的老艺术家牛犇在看了《我的战争》后很震惊:“这个片子很有新意,和以往的作品很不一样,在结构、镜头移动、拍摄手法上让我感到非常新鲜。”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