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费孝通与《社会》杂志
路英浩
  路英浩

  《社会》杂志是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亲自关心下创办的。从1981年创刊直到2005年4月他去世的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费孝通一直关心着《社会》,他对《社会》杂志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粉碎“四人帮”后,费孝通再提社会学的重建,并发表《为社会学再说几句话》,受到决策层的重视,社会学在中国大陆得到恢复。1980年1月,费孝通出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长;同年4月复旦大学分校设置中国大陆恢复社会学后最早的社会学系;翌年,在费孝通、于光远等的关心下,创办了中国大陆最早的社会学专业刊物——《社会》(社会学丛刊),李庆云为第一任主编。

  从创刊号的文章《社会学系的培养目标》(以下简称《目标》)开始,费孝通在《社会》杂志刊发过的论文、谈话记录等,共有十三篇,此外他还为杂志创刊周年庆题过两次词。

  在《目标》一文中,费孝通直接从社会学在各主要发达国家中的现实作用切入,思虑缜密,条分缕析,层层推进他的论述。大致涉及的话题有:尽快恢复招生、加快培养新人;培育公民常识,为未来民主生活奠定基础;追求愿望,把握命运;关于提高研究方法,要重视传统,承认差距,奋起重建,从头开始等。

  如果说在1982年及1983年间费孝通先后在《社会》上发表的“关于社会学发展的几点看法”、“社会学调查要发展”、“社会调查和实际生活”和“要从根本懂得社会”四篇文章,基本上是他在创刊号上发文主旨之一——提高研究方法——的延伸,那么,以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在《社会》上发表的几篇文章:“加强小城镇建设是当务之急”、“重建社会学的又一阶段”、“江村五十年”和“社会学的历史使命”,则可以看做是重新展开他自己一生极为关注的课题——志在富民,小城镇研究。

  1998年第二期《社会》刊发的费孝通“认真解决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一文是根据费孝通于1997年10月14日对《浦东城市化中的农民问题》课题组成员的谈话整理而成,那是针对那个时期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的。

  费孝通《社会》杂志两次创刊周年庆所作的题词,一次是他于1996年9月为《社会》杂志创刊15周年庆题写的“洞察社会的窗口”,另一次是费孝通于2001年6月为《社会》创刊二十周年的题辞:“研究社会 服务社会”。

  进入新世纪后的2000年,费孝通在《社会》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一是第七期的“我们要对时代变化作出积极有效的反映”,另一篇则是发表在第十期上的“社区自理开篇”。

  《社会》杂志最后一次刊发费孝通本人的文章是在2005年最新改版的第一期上,题目为“《中国乡村考察报告》总序”,实际上该文是费孝通在一年前即2003年12月5日为由刘豪兴教授所著的《乡镇社区的当代变迁——苏南七都》著作写的序言。

  在该文中,费孝通仍然念念不忘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他说“一百多年来,社会学在中国历经坎坷,先天不足,后继乏人,还有不少问题和困难。”这说明,他的确时时处处心系着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当我们今天看到中国社会学这棵大树正在茁壮成长时,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敬佩费孝通的巨大贡献。

  十日谈

  名人与名刊

  明刊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与《细胞研究》的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6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家装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文化杂咏·小品
初恋这首情歌
林先生
本心报国,非冀名禄
卖狗皮膏药的光头
费孝通与《社会》杂志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费孝通与《社会》杂志 2016-09-10 2 2016年09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