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好戏不断,可是一场完美的演出,需要观众共同完成。自从多年前小提琴名家安妮·索菲·穆特看到台下有观众拿着手机拍摄,当即大喊:“请你出去!”事件发生后,经各方广泛宣传和文明教育,这些年上海观众观演的文明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步伐,上海的文化进步也是有目共睹。但文化的素质,仍在一些细节里被观众忽视,从而破坏了艺术的美好氛围。23日晚,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在上海交响音乐厅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时,手机声不合时宜地响起。第四乐章开始前,指挥吉博·瓦格特别面向观众,用动作提示全场观众不要使用手机。23日上午,艺术天空12小时特别活动中,当苏州昆剧院上演《牡丹亭》折子戏时,观众掏出手机和微单相机进行拍摄,让演员情绪受到干扰。卡塔尔爱乐乐手哈森·艾莫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拍照会对表演有一定的干扰,尤其用闪光灯。”他希望大家可以享受音乐会,认真地感受,而非一直用镜头记录。
除了对表演者的艺术创造产生破坏性影响,剧场拍照突然的闪灯,还有剧场工作人员对付手机拍照的激光笔提醒,不停地晃动着激光笔的红色射线,让更多的观众觉得看戏视线受到了影响。一位张女士在中间休息时接受记者采访称:“拍照首先是版权问题,其次让周围人也不能专心看演出。”
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演展部副主任阮杰分析:“部分观众爱拍照可能也是粉丝热爱偶像的一种表现,但崇拜艺术家,首先是要尊重艺术与艺术家。不文明行为破坏艺术表演,对艺术家也是伤害。”
其实,.如果的确喜欢某位明星,或者艺术家,想留下美好的瞬间,完全可以在演出结束后,演员谢幕时尽情拍照。还有,现在很多剧院都会安排演出闭幕后演员签售活动,这时观众也可以拍照留念。 本报记者 肖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