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象山,千帆待发,准备迎接丰收季。这里三面环海、两港相拥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一无二的滨海风情。海风与秋色交融,蔚成蓝色的与众不同的象山风采。
古镇·石浦慢慢走
世世代代以海为生的象山人,蕴含着传奇的渔文化和渔风情,丰富而广博,石浦无疑是其中最灿烂的一颗明珠,其被誉为“活着的渔文化古镇”。尽管时代变迁,但徜徉在石浦老街中,依然可以玩味到明清建筑的丝丝风貌,体验渔贾文化的连绵气息。石浦渔港古城的主街,空间封闭连续,台阶高低曲折,封火墙沿巷跨街,层层递进。踩着老渔人的青石板漫步其中,听隐隐涛声,心也似乎随着潮起潮落荡漾起来。
渔村·涛声依旧处
渔文化民俗街,同时承载了象山渔家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片将偌大渔文化进行时间空间微缩后的聚集地。这是一条贯穿时空的老街,将当地甚至中国特有的渔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你能在这里看到一个个活着的“渔家实态”,那些被时光斑驳的文化残片,似乎几千年以来仍旧历历在目;而成排罗列的渔村主题别墅、三桅式古船、渔家排档、帐篷村,正沐浴着温暖的海风,邀你一起遥望浩天碧海,静听海浪风吟。
海滨·踏浪松兰山
山海结合,本是诗画里的景象,然而,在象山却是跃然眼前的真实场景。在松兰山循着海岸线,踏遍山间丛林,既可下海看山、戏水,又可登山观海、听潮,展开一段独一无二的“山海经”之旅。再过不久,松兰山即将迎来最好的旅游时节,男男女女奔赴而去,开启一段专属海浪的旖旎时光。玩累了,还可以选择一条山间幽径,拾级而上,在一众历史遗迹中收获意想不到的发现。
影城·最美穿越季
气势恢宏的襄阳城、金碧辉煌的秦皇宫、书香四溢的民国小院、迷离奇幻的绝情谷……这些场景是否令你想起了熟悉的影视片段?置身其中,仿佛刚跟随杨过、小龙女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又转身与乔峰在酒坊举杯相饮。
这就是象山影视城的独特魅力,一起穿越到《仙剑奇侠传》、《射雕英雄传》、《琅琊榜》里,当一回快意江湖人,那感觉爽哉妙哉!
海岛·快乐环岛时
花岙岛上最让人心生震撼的,是有“海上第一石林”之誉的玄武岩柱状节理群。这座小岛是怎样被“削”成一条一条的?那些鬼斧神工的奇迹,壮观而绝美。
渔山岛是象山最东南的岛屿,是中国领海线基点所在。它是壮阔的,站在北渔山岛眺望,会看到形态不一的五虎礁雄踞海疆,给人无限的安全感;它是沧桑的,建造于光绪年间、有“远东第一大灯塔”之誉的渔山灯塔,被无数南来北往的船只深深依赖;它更是静谧的,发呆、看鸟或是海钓,任何消磨时光的方式都那么惬意,舒缓人心。
相关链接
■ 交通
上海到象山的话,上海长途汽车总站以及上海南站都有班车,但是会在宁波上下客,经过象山县城,到达石浦汽车站。到象山,一般取道宁波。可在宁波汽车南站坐车,宁波到象山的快客一天几十班次,5分钟一班,非常方便。车程大约2小时。也可以乘火车到宁波,在火车站附近乘公交车到汽车东站,再转车前往。
自驾车路线参考:上海出发:走A4高速——杭浦高速——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绕城——象山方向——象山港大桥——出高速,到达象山县城。小车全程正常在4小时以内。
■ 民间风俗
象山有着浓厚的渔家风情,早期的渔家习俗至今仍有保留和传承。
赏渔灯:挂渔灯是渔民欢庆丰收、喜庆节日的传统表达方式。灯组构思新颖,制作精巧、形象逼真、气势宏大。每逢节庆日,石浦渔港张灯结彩,一派兴旺景象。同时还推出“猜灯谜、点渔灯、盘龙灯”等民间活动。
渔歌对唱:分男女两组,一组站在海滩上饰演出海归来的男人们,一组站岸边饰演盼夫回家的妻子们,他们对唱民间风情小调,夫妻相聚情景,在对唱中表现出来。此外,另有众多当地特色习俗活动,如织网比赛、敲渔踏浪、跑马灯等。
■ 特产
象山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海域资源丰富,对虾、花蛤、黄花鱼、海螺、石斑鱼、贻贝等各类海产品干、海货应有尽有。另外,象山的特产还有干红杨梅酒和竹根雕、麦秸画等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