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观点认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弱,主要是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推动美元汇率走强。有市场人士具体分析,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9月因G20峰会和正式加入SDR等时间窗口叠加,央行维稳需求较强,价格信号扭曲和贬值压力累积在10月快速释放,导致“慢贬”转向“急贬”;二是连续“急贬”影响汇率预期,触发了一部分跟风购汇盘;三是美欧日“政策分化”推动美元指数自10月以来大幅走高,使得人民币对美元进一步承压;四是楼市调控预期短期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资金“外溢”。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各币种汇率中间价有升有贬,以贬为主。2016年前10个月,美元对人民币升值超过4%,英镑对人民币跌了近14%。年初时采访汇丰高级经济顾问简世勋,问过他入篮SDR后是否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平稳问题,当时他回答,SDR其他入选货币相对美元的波动形成对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邀请人民币加入SDR,就是认定人民币和美元不会朝着一个方向波动。回过头来看,人民币不再紧盯美元,转而盯住一篮子货币,央行去年底就一直在放风,较独立走势也在预料之中。
10月27日,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刊文称,市场普遍认为,美元走强是本轮人民币汇率贬值的直接推手,而无关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抑或人民币汇改进程。再加上美元可能已经接近本轮周期的顶部,人民币对美元进一步贬值的空间不大。
这是一种说法。投资者具体怎么操作,还是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进行判断。
需不需要用人民币去换美元?这道理财选择题其实不妨这样考虑:家庭有预期去美国旅游留学的大笔美元花费需求,提前换了放心;余钱剩米不多还有还贷压力的,基本无需考虑;手握较多理财资金寻求保值增值渠道的,核算机会成本。美元理财产品收益率才2%多一点,不承诺保本还很抢手。人民币换成美元以后,美元汇率的升幅能否覆盖收益率低的损失?能否有更好的外汇投资渠道,比如投资高分红率的港股,买QDII债券基金或者B股?还是手持人民币,买成基金股票、纸黄金等等?抑或及时消费对抗贬值?值得好好计算一下。
最后讲一个朋友的真实例子。她一年前就判断美元会升值,果断把手中人民币换成美元。资产涨了近10%,然而她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持有美元,完美错过了换房大计。
换还是不换,这是个问题。首席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