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居民民主参与意识越来越强,他们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业委会作为业主代表在自治中发挥的作用也更重要。”康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成告诉记者,结合目前正在推进的小区综合治理工作,街道搭建小区综合治理架构,依托块区“业委会沙龙”,定期交流小区治理工作经验、沟通小区治理工作难点。
据了解,“业委会沙龙”的形式在康健街道的部分居民区和块区开展已久。接下来,街道将购买第三方服务,重点加强对业委会沙龙指导,使业委会沙龙从简单的交流平台转变成为协商议事、法规宣传载体。“街道还将加强对业委会沙龙规范化建设,使原来的不定期变成‘定期’,发挥更大作用。”
在近期长寿街坊举办业委会沙龙活动中,“住宅小区综合治理辅导”成为了主题,街道相关负责人从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意义目的,健全社区治理体现等方面做讲座,引导“三驾马车”有效议事。康樱块区首次业委会沙龙就有7个居委10多家业委会参加,小区停车、绿化修剪等成了讨论焦点。有的业委会介绍怎样在“三驾马车”开会通过的基础上,更换门卫保安,聘请专业保安缓解小区车辆停放引发的矛盾;有的业委会分享怎么打“亲情牌”,引入党员议事会团队,协调楼上楼下居民因为树木修剪引发的矛盾,呼唤邻里间的理解与支持,通过自治团队介入小区综合治理,解决好难点问题……除了好做法、好点子,业委会沙龙还对提高物业费收缴率、物业选聘等进行交流沟通。
刘成说,居委、物业、业委会虽然从职能上看是独立的,但是大家都有共同目标,“通过业委会沙龙的形式,让‘业余选手’掌握一些‘专业技能’势必能更好地为小区自治出谋划策。” 通讯员 姚丽敏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