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加拿大女儿那里探亲,因为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只得整天待在家里,伏案闷头敲击键盘。日长时久,筋骨劳损,脊椎错位,背酸腰痛,苦不堪言。从微信得知上海五里桥卫生中心有正骨专科门诊,回国后,便立马前往。不料被告知,这是老掉牙的陈年“老黄历”,自十几年前某老医生退休之后,该科便后继无人,彻底偃旗息鼓。后又从网上查到,并按图索骥找到业已并入豫园卫生中心的原黄浦区推拿门诊部门,总算专科还在,但医生已从原先的十七八位,锐减至今的寥寥无几,而门诊患者之多,令人惊讶。单预约登记的黑色硬面抄,就有厚厚的四大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患者姓名,少说成千。据说,现在轮到就诊的病人,还是三年前预约的。
上述两家一级医院,虽然规模不大,资质不高,但曾经的名气和口碑并不亚于某些三甲大医院,因为他们的专科曾由一批颇有名望的大师、老专家领衔,医术精湛,独树一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此受欢迎、有特色的中医瑰宝,竟无立锥之地,抑或面临专业人员大量流失的困境。其原因多多,但归根结底,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待遇低下,付出与回报的不成正比所致的人心浮动,不能不说是最重要的因素。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好不容易打响的金字招牌,需精心呵护方能历久弥新,薪火相传。人才是医院的第一竞争力,人才的流失势必造成医院的巨大损失。医院不是一般的服务企业,医生是负有“救死扶伤”的特殊使命的“白衣天使”,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府理应相应加大扶持力度;医院自身则需通过建立培养培训机制、搭建事业平台、完善绩效考核的分配方案等举措,想方设法留住人才,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