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努力,在美国媒体看来有些“热情过头”的安倍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特朗普第二位正式会晤的国家领导人。对于此次出访,日本上下高度重视,媒体也替安倍总结出了强化个人关系、巩固日美同盟和推销双赢经济关系理念这三大要点,并具体探讨了日本在汽车、农业、汇率等问题上还能做出哪些让步。
在出访前,东京方面似乎有一种无奈感:经济官员表示对白宫会如何“出牌”完全毫无头绪,只能靠安倍在华盛顿见机行事,为日本争一争权益,不让特朗普抬价太高。
表面上看,安倍是觉得美国防部长马蒂斯与特朗普的白宫幕僚们关系不睦,对美日同盟许下的承诺还不够稳妥,所以想要特朗普旧话再提。但实际上东京也同样怀有“提价”的打算,那就是希望美国将《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承诺扩展到反对一切“损害日本管辖权”的行为,由日美共同“维护东海稳定”。换而言之,就是要美国在不需要“共同防卫”的情况下,也得和东京站在一起对抗中国。另一方面,安倍要使尽浑身解数让特朗普松口,愿意在亚洲构建新的“公平”的贸易机制,以弥补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所带来的打击。只要在这两方面能有所收获,安倍确实展现出了“什么都可以谈”的决心。
然而在白宫的会谈中,特朗普却摆出了一副“心不在焉”的姿态。在会谈后的记者会上,特朗普虽然说了一堆称赞美日关系、日美联盟和安倍个人的套话,也承诺美国保障所有日本管辖地区的安全,但并没有多走一步的打算。这种“例行公事”的态度无疑让等候在场的各国媒体大失所望,此前充满紧张和期待的日本,恐怕也有不少失落感。
当然,比起特朗普来,美国媒体对美日首脑会谈的关注可能更不着边际。自从得知特朗普要招待安倍打高尔夫后,一堆新闻记者就开始四处收集材料,探讨特朗普的“球风”和作弊问题,惹得新总统怒发推文,表示“自己从来不需要把球扔进洞,也不会偷偷挪动球”。更有记者在发布会就“禁穆令”直接提问,特朗普在表示此事与会谈毫无关系之后,还是忍不住爆料将在下周采取些新措施,这倒是立刻成为各大媒体的滚动新闻。看来,为了不失望而归,安倍还得多加努力。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