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本版列表新闻
~~~——透视中国建筑师马岩松设计的卢卡斯博物馆
~~~——透视中国建筑师马岩松设计的卢卡斯博物馆
     
2017年02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人在美国的“大地艺术品”
——透视中国建筑师马岩松设计的卢卡斯博物馆
张鹏
■ 卢卡斯,像一只大鲸鱼?
■ 基地中的卢卡斯博物馆
卢卡斯博物馆内部
  ◆ 张鹏

  最终,从旧金山、底特律的竞争中胜出的洛杉矶,迎来了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的落户。近日从美国传来消息,博物馆已经着手开工建设,预计3年后开放。这项开始于4年前的设计竞赛,虽然好事多磨,但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却很淡定,因为他的方案最终变成了现实。

  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55万平方米,由中国建筑师马岩松设计,建成后将会展出超过10000件绘画作品、服装、电影艺术品、数字艺术品等,其中包括《星球大战》系列以及其他电影的纪念品、古董照片、古董画。对于广大影迷来说,这是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

  设计离自然近些再近些

  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面对中国城市开始大规模兴建“水泥方盒子”,提出要以中国的山水精神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让“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马岩松,受到钱学森的影响,一直念念不忘。“9·11”世贸双塔倒塌时,正在美国读书的他被老师要求和同学们一样重新设计“世贸”,“我设计了‘漂浮的城市’,纯理想的,但现在看来,那时的想法对日后的我非常宝贵。”马岩松说,随后他一直倾心于“山水城市”。

  马岩松认为,山水城市应该有现代城市所有的便利,也同时有中国人心中的诗情画意,将城市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建造以人的精神和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城市,让人在城市环境中与自然产生情感的联系,“不应让自然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于是,他在世界各地竞标“山水”。在广西北海,做了一个“山”形的沿海住宅项目。整个建筑群落800米长、高100米,就像一个很小的城市。现在,这个楼群前方变成了水远天阔的公共空间,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因为这里有好山水:“山”由很多平台组成,你可以在平台上看海,建筑立面上的洞可以用来攀岩,屋顶上还有游泳池,一个微型的山水城市。

  曾在伦敦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工作过的马岩松,这些年来成绩不俗,设计了包括加拿大“梦露大厦”、鄂尔多斯博物馆、哈尔滨文化岛、朝阳公园广场、鱼缸、胡同泡泡在内的众多作品。 

  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马岩松的理念是更好地融入周围的建筑和景观环境,占地再少些、体量再小些,最终少了约25%的建筑体积和40%的占地,而户外绿色空间面积则增至4.6英亩。公共开放空间包含漂浮的露天人行天台,博物馆顶部的“公众活动草原”;供人们散步、运动、骑自行车的同时,也可举行音乐会、节庆游戏。因此,美国媒体称其为“极具未来感并与景观无缝连接的博物馆”,像密歇根湖畔巨大起伏的白色沙丘,成为一件大地艺术品。

  浪漫与自然合一的方案

  随着卢卡斯博物馆的着手建设,一场何为艺术的争论也拉开大幕,有评论者说:“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这个名字直截了当地宣示了《星球大战》的核心,正是卢卡斯将讲故事的魅力带回了电影领域。他是否同样能够将这股叙事的冲动带给现代艺术呢?这会是一件好事吗?”

  当然是!不信你去看看随着电影拍摄而积攒的一万件物品,你会发现电影艺术家和漫画家的工作有很大相似性。在收藏品中,既有描摹美国日常生活的大师诺曼·洛克韦尔(Norman Rockwell)的作品,也有罗伯特·克朗博(Robert Crumb)趣味横生的漫画书。卢卡斯也收藏了美国插画家N.C.惠氏(N.C.Wyeth)的作品,他以激动人心的图画描绘了一个男孩的冒险故事;还有约翰·科普利的作品《华生和鲨鱼》、德拉克罗瓦的作品《简·格雷女士的死刑》……

  还是说建筑。乔治·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董事会的声明说得清楚,马岩松领衔的MAD事务所以其浪漫而富于启发的与自然合为一体的方案胜出,也因此成为历史上首位在西方世界里设计标志性文化建筑的中国建筑师。

  马岩松的方案,不仅因为整体意境,更因为其内部空间所表达出的对神秘未来的敏感和勇敢探索。馆内拥有一个被称为“城市天穹”的巨大穹隆,这里可举行临时展览、音乐会等多种城市活动,被媒体称为“城市艺术客厅”。穹顶中央,天光倾泻而下,激发人们往上走的好奇心,去探索叙事艺术的历史。围绕穹顶的是如同故事展开的环形展厅,沿着斜坡螺旋上升,引领游客进入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叙事艺术的历史与未来叙事的数字媒介。馆方说,博物馆还将通过包括教育中心、巨型档案馆、室外剧场及四座影剧场在内的系列项目,完成其作为艺术机构的使命。

  当你来达这座白色山峦的“顶峰”,将进入一个幻境般漂浮360度的观景台,博物馆公园的滨水美景、芝加哥的日出日落、城市令人激动的天际线尽收眼底。《芝加哥论坛报》评论称:“博物馆设计是马岩松职业生涯惊人的转折点。”《芝加哥太阳报》评论称:“马岩松是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专注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同时对设计内容和整体环境极为敏锐。”

  更多马岩松走出去

  当国外媒体热赞马岩松时,这位1975年生的设计师如此回应:“我的背后是中国。”

  美国人选中马岩松,固然有他的国际视野,他大学毕业后去美国耶鲁大学学设计,先后在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事务所工作过,但他骨子里的“中国山水”还是如影随形,伴随设计实践的。

  马岩松说:“卢卡斯博物馆是一次‘由内而外’的设计过程,建筑中心有一个被称作‘城市客厅’的天穹,光线从顶部进入这个开放的中庭空间,这里可以进行多种文化活动,并配备了世界最大的LED曲面多媒体屏幕;参观者可沿着围绕天穹的坡道盘旋上升,经过每层的环形展厅,最后到达位于顶端的临时展厅,整座博物馆就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马岩松的胜出,是“中国山水”在海外的一次成功出演。其实,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马岩松”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促使他们更快地走出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家装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中国人在美国的“大地艺术品”
《星球大战》将成为博物馆“顶梁柱”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C05中国人在美国的“大地艺术品” 2017-02-11 2 2017年02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