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人物/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智库展开“国防创新”大讨论
赵保华
■ 美国军方与科学界进行新技术探讨
  近日,美国五角大楼新成立的国防创新咨询委员会召开首次大会,就如何扶持国防创新提出一系列建议。委员会主席埃里克·施密特称,“我们努力向美军注入创新文化,希望来自外部的观点和建议推动新一代美国武装力量的建设。”

  设新岗位 做新任务

  委员会发现,美军在创新方面的最大问题是沟通不畅,为此建议设立“首席创新官”,保证未来创新活动的深度推进。委员会成员、哈佛法学院教授桑斯坦恩指出,首席创新官相当于美军创新活动的“集散器”,对创新研究进行协调、监督和意见汇总。桑斯坦恩认为,目前美军内部对优秀创新成果的分享“远不够理想”,设立首席创新官后,可促进最新成果的共享,督促研究资金向低层次项目流动,同时保证基层创新成果尽快得到高层认可。

  委员会成员、Instagram公司首席运营官列文娜关注美军网络作战能力建设,认为要保证创新活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美军应把招募顶尖网络人才作为优先方向。她建议,为吸引更多具备网络天赋的人才为军队工作,美军应在各大院校建立“数字化后备军官训练队”(DROTC),加入者的学费由五角大楼承担。作为交换,DROTC的网络精英应为军队工作或提供服务。列文娜认为,为将更多网络人才留在军营,五角大楼应让他们看到美好的职业前景。她建议仿效医生或律师行业在职业规划方面的做法,在五角大楼创立一套专门针对计算机工程人员的职业发展途径,“让所有计算机专家、工程人员与数学精英都能看到登上职业巅峰的希望”。

  建立机构 催化创新

  在创新方向和创新途径方面,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副总裁麦克奎达呼吁美军尽快建立一座“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优化中心”,因为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下一代军事装备发展的“火炬”。他展望:“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不仅应用到作战装备上,还会广泛用于后勤环节的优化以及人员训练等方面,五角大楼应尽快建立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中心机构,使之成为创新活动的集散地。”

  为促使创新活动“遍地开花”,得克萨斯大学校长、美军退役上将麦克雷文还建议赋予美军各作战司令部更多采购自主权,购买优秀基层人员参与的创新成果,“如果各司令部能迅速将小型项目的成果转化为可部署的技术能力,基层创新人员就会受到激励,创新思想将会被触发,从而使创新活动出现野火燎原般的效果”。

  在这次“头脑风暴”结束之际,与会者达成一项共识,那就是要让某些远期的、尚未成型的想法付诸实践,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在军内塑造新的科技研究文化。美国编码公司老板帕哈卡说:“长久以来,军方高官们一提到创新科研,都会把目光放到大公司身上,我们要扭转这种态度。创新通常建立在应用的基础上,所以那些喜欢鼓捣小发明的基层人员会产生更多想法。如果军方更多地关注他们,并将他们的想法汇集起来,将极大推动美国军事创新活动的发展。”  赵保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聚焦/新民环球
捕捉美国“哨兵”的“波斯鹰眼”
不满盟友搭“安全便车” 美国催北约伙伴涨军费
阿富汗政府军展开清剿 阻止极端组织势力坐大
买战机遭“恶意欺诈” 奥地利政府状告军火商
美国智库展开“国防创新”大讨论
新民晚报人物/军界瞭望B06美国智库展开“国防创新”大讨论 2017-02-27 2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