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信心也要看到差距
毕井泉表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要有信心。一是从市场抽检的结果来看,食品安全是有保证的。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抽检25.7万批次食品的样品,合格率96.8%。对1300余家大型生产经营企业抽样检验,合格率分别为99%和98.1%,近几年没有发生重大的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
二是从工作上来看,各方面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2016年新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530项,涉及食品安全指标近2万项,新增农药残留的限量指标490项,食品抽样检验数量比上一年增加49%,达25.7万批次。食药监管部门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7万件,公安机关查办1.1万件。
不过毕井泉也坦承食品安全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的风险、环境污染造成食品中重金属超标的风险、粮食收购储存运输中霉菌污染的风险,还有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风险。另外,制假、掺假、售假违法案件仍时有发生。
在食品安全的标准、监管、处罚、问责等方面也有很多差距,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有些设施设备落后。但对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必须“零容忍”。
婴幼儿乳粉全过程严管
毕井泉表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的安全问题始终是食品监管的重中之重,从源头、生产、出厂到销售实行全过程严格监管。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是稳步提升的,2016年婴幼儿配方乳粉共抽检2532批次,检出不合格的样品32批次,占1.3%。检出问题的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
餐桌食品安全分清责任
外卖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毕井泉回应说,餐桌食品安全首先要分清责任。企业要落实4个责任:原料购进质量安全的责任、执行餐饮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责任、“明厨亮灶”责任、落实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责任。
就基层地方政府来说,要落实好监管责任,加强对餐饮业原料进货情况的检查检验,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堂、农村集体聚餐、旅游景点、铁路餐饮等食品安全监督,严防群体性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此外,还要严格落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的责任和加强网络餐饮服务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