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风紧密,晃去浦东听琴。
明明写清楚,午后两点三刻开演,全堂听众默默等到三点半,方始开幕。全世界再大的牌,亦没有豹子胆,敢让观众等三刻钟的,即便卡拉扬再世,霍洛维茨还魂,亦绝无可能。
西班牙Aupa Quartet弦乐四重奏,一堂向迈克尔·杰克逊致敬的演奏会。四个前中年的西班牙男生,玩电声,上台先开电声开关,穿成酒吧小弟规格,第一小提琴的皮鞋后跟,磨移得缺了几乎一半。这样子的蒙尘皮鞋,穿了上街骑摩拜送外卖合适,上台拉琴,成何体统?坐第一排,一大把细节,蜂拥到眼睛里,不想看都不行。
琴一拉,就在心里叹,完了完了。水平呢,说好听一点,音乐学院硕士生水平,说不好听一点,二流酒吧都有点说多了。还记得当年有位美艳女子陈美吗?那个拉电声小提琴的女孩子,拖一头长发,蹬白色长靴,在舞台上满台疯跑着拉小提琴。这一台呢,就像四个男版陈美碰头在一堆,前中年男人,拿不出陈美的饱满血气,温吞缺一大把力拔山兮的力气,更没有陈美的姿色飞溅。菁英亦不是,落拓亦不是,实在不是我刻薄,去二流酒吧应聘,要拿到三个月合同,绝对有难度。
倒是有一招,四个男生很爱玩,就是取悦献媚听众。这个也不是这四位的独爱,劣等音乐家们,都很爱。比如,唱歌的,经常搞一搞大家一起来这种游戏,弄成万众欢腾的样子,很废很无耻。拉琴的呢,通用两招。一招,拉着拉着,漫步到台下,于听众堆里,搞亲民演奏。一边拉得龇牙咧嘴,一边跟老的小的挤眉弄眼。再一招,请听众鼓掌打拍子,我国13点听众一向层出不穷。这四位男生放下琴,邀请全堂听众起立,一起鼓掌一起蹬脚,三分钟之后,场面呈现为室内广场舞的局面。献媚听众还有重要一棋,曲目安排上,最后一曲,演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曲子,这日,西班牙男生们的最后一曲,是《西游记》片尾曲。曲子摇摇晃晃一出来,我的感受真的很八戒。
记得好多年前,帕瓦洛蒂生前最后一趟到上海公演,在万体馆,帕胖胖已经走路都吃力了,从头至尾是坐着唱的。开唱安可之前,帕胖胖用英文警告广大听众,请你们,千万不要鼓掌打拍子,我最恨这个了。结果呢,帕胖胖宝嗓一亮,我城听众依然没能克制住,也可能是没听懂英文的警告,万众齐心,狂打拍子,把帕胖胖这辈子留在我城的最后绝响,挥手淹没掉。当时,坐在体育馆里,我的震撼与难忘,平生少有。
这一件教养,容我再啰嗦一遍。在剧院内,除了曲终鼓掌,致谢致敬艺术家,任何掌声,是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