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麻辣烫
钟洁玲
  ◆ 钟洁玲

  生在南方,我自幼不吃辣。多年前有部电影叫《爱情麻辣烫》,我不知道那麻辣烫是什么意思,反感这个标题,不看!

  今年春天到北京。一天晚上,为了赶一场电影,错过了晚餐。散场已经是晚上10点。这个时间点,在广州,正是全城暗黑料理(夜宵)店抖擞精神渐入高潮的时分,在北京能吃啥?放眼望去,整条张自忠路,亮灯的食店,只有一间,是麻辣烫。没得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见鬼杀鬼闯一次吧。

  原来是吃火锅。细看一下,跟一般火锅店不一样,没锅没炉子,餐桌上连涮锅都省掉了,是客人选料店家代涮。平日里,我最反对吃火锅。食材有个性,不分青红皂白共赴一涮,就是暴殄天物;而且一家食店不设热炒,就是没有大厨,男主角都没有,那还有啥好吃的。

  但今晚……降低要求了。

  洗净的食材摆在立式货架上,全自助式。货架有四排,摆放整齐干净。第一排是蔬菜:茼蒿、娃娃菜、菠菜、油麦菜、生菜等;第二排:黄豆芽、海带、木耳、莴笋、土豆片、莲藕片等;第三排:红薯粉、牛筋面、水晶粉、薯粉、蕨根粉等;第四排:火腿肠、番薯、牛肉丸、猪肉丸、番茄、青瓜、豆腐、玉米、鲜淮山、猪红、蟹柳、凉粉皮、捞好的牛肉片、鱼肉片、鸡肉、炸豆腐串、芽苗菜、鲜平菇、金针菇等。琳琅满目,五彩缤纷。

  上面标着荤素同价:22.8元/斤。第一次看到荤素可以同价,万物平等?怎么可能!

  记得有篇网文叫《中国领导人为什么长寿》,说是因为配餐要求,每天要吃30个品种以上,以品多量少为原则,这样即长寿。以此为标准的话,这家小小的麻辣烫真的做到了。英国医学博士麦克尔·莫斯利所著的《轻断食》建议,每天最好能吃上5种蔬菜,在家里基本是做不到的,这里也办得到。

  太好了!我拿起筐子夹子,健康第一,选了5种蔬菜,再选1朵平菇+2根鸭肠+2条蕨根粉,已经偏多,就此过秤。14元!呀我以为听错了,收银员再报一次。难以置信这么便宜。想想确是素多荤少,店家精算过的。那个“万物平等”于我毫无意义。

  意外的是,涮物可配上完全不辣的骨汤。混搭酱五花八门,葱花、芫荽、香油、豉油、胡椒粉、腐乳、芝麻酱、辣椒油。值得一提的是花椒油,现炸的,里面可见一粒粒的花椒籽,香得让我这种不吃辣的人也试了两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15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家装专版
   第A13版:文体汇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聚焦
   第A16版:动态/文体汇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听琴记
云游记
莱茵河畔的古堡
小宇宙
麻辣烫
无题(463)
向日葵的心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A21麻辣烫 2017-07-16 2 2017年07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