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身材
年过50的茅善玉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许多,那是因为她在跑步机上、瑜伽房里洒下了汗水,亦是因为饭尽可能地少吃了一口。她说:“演员在舞台上创造的是艺术,因此自身也有艺术品的美感。”
因脸圆身形圆,茅善玉曾被唤作“小胖妞”。立志减肥的念头始于即将步入而立的那两年:“那时不像现在,有五花八门的减肥方法,吃药伤身体,唯有靠运动和意念来减肥。”就这样,用了大约半年时间,她真的成了“不过百”的女人。40岁后,茅善玉开始积极运动,再忙她都会抽时间跑步、做瑜伽。在茅善玉看来,减肥是女人的终身事业,更是女演员应有的自我修养。
好活力
除了演出连轴转,茅善玉还忙于上海沪剧院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每天只睡4小时已成常态。“我就是越忙越兴奋、越忙越来劲。我觉得自己状态最不好的时候,就是没戏演、没事做的时候。”
茅善玉常会回首往事。在学馆学戏时,因没能掌握发声方法,她差点被调去管服装,后来缠着老师日夜苦练,才有了后来的逆袭。初当院长时,账上只有6万元钱,连工资都发不出。上任后排第一台戏《石榴裙下》,靠的是院里同事“众筹”才打了翻身仗。茅善玉说:“我很感谢让我成长起来的那些‘坎’,也喜欢过‘坎’时铆足了劲的自己,那种全力以赴的感觉至今想来都很酣畅。”
好心态
学戏时略有坎坷,后来却是星运亨通,茅善玉小小年纪就成了上海滩的名角。从《红灯记》里勇敢的小铁梅,到《石榴裙下》中悲情的卢雯慧,再到《一个明星的遭遇》里风姿绰约的周璇。舞台上的出色表现让她22岁时就摘得了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而根据《一个明星的遭遇》改编的电影《璇子》更让她红遍全国。
“我的很多知识和人生感悟,都是通过舞台不大的那方天地获得的,是从一部部戏、一个个角色身上获得的。”正如所有出彩的人物都是演员融入生命气息和灵魂所塑造的一样,茅善玉与她的角色们也是一起成长的:“因为要更好地演绎,所以逼你做许多功课,慢慢就学会了观察生活、分析事物。有时候,我不觉得自己是在扮演角色,反倒是角色帮助我成长、成熟。”
让茅善玉夺得“一度梅”的《姐妹俩》中的“辛蓉”,就帮助茅善玉形成了最初的人生观,“那个如梅花般傲霜挺立的女子,让我懂得了‘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道理。”而给茅善玉带来“二度梅”的《雷雨》中的繁漪,则让她体会到了用艺术刻画人物的境界,“繁漪在剧中所走的每一步路、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表演功力的考验,要极其细腻才能展其微妙。”茅善玉说。之后《家》中的瑞珏、《敦煌女儿》中的樊锦诗、《邓世昌》中的何如真,这些角色都深深影响着茅善玉的人生态度,滋养着她的艺术生命。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