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登上历史舞台。1927年9月,在紧接着南昌起义举行的秋收起义中,工农革命军首次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旗帜。90年浴血荣光,90年红旗漫卷。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
“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毛泽东主席根据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是习近平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发出的时代号召。
90年风雨征程,光荣使命召唤人民军队勇往直前;90年砥砺奋进,伟大梦想指引人民军队无往不胜。
砥砺成锋 军魂永铸
我军能够无往而不胜,最终战胜一切敌人而不为敌人所压倒,坚决听党指挥是建军之魂、强军之魄。
回顾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历史,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肖裕声说,“组织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这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如何建设这支军队。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三湾这个小村庄,他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在部队中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将党支部建在连上。1929年12月,毛泽东领导召开著名的古田会议,全面系统总结红军诞生以来的建军经验,强调红军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并确立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85年后的金秋时节,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这里召开。在以“新古田会议”为标志的政治整训中,全军各级聚焦习主席指出的10个方面问题,整顿思想、整顿用人、整顿组织、整顿纪律,把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战斗力标准、政治工作威信牢固立起来。
今天,全军官兵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加自觉的行动,把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制度贯彻到军队建设发展的各领域。全军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政治要求和制度规定,将之作为铁规铁律来执行。
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通过408份电报决胜千里之外,最终打败了国民党。“为什么仅凭电波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全党全军行动如一人?”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罗援说,“就是因为全党全军都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党中央指令,坚决听毛主席的指挥。”坚定维护核心、对党绝对忠诚,已经融入人民军队的血脉和基因。
今天的人民军队,维护核心、听从指挥成为三军将士的自觉追求——
思想上坚定追随,自觉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加强修养、指导工作;政治上绝对忠诚,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行动上紧紧跟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英勇奋战 不辱使命
2017年7月11日,人民军队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暨部队出征仪式在广东湛江某军港码头举行。即将迎来90华诞之际,人民军队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钢铁长城,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维护世界和平,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丝毫没有改变。
盛夏时节,位于中原大地某部营区内的杨根思雕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抗美援朝战争中,杨根思带领1个排,连续打退美军最精锐的陆战第1师8次进攻。恼羞成怒的第1师动用了最强大的火力,不惜一切代价企图拿下小高岭。在战斗的最后时刻,杨根思命令重机枪排长撤退,不把武器留给敌人。然后,自己抱起10公斤重的炸药包,拉响导火索,毅然决然地冲向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在没有空中掩护、没有海上支援,后方运输也被敌人封锁的条件下,志愿军与号称世界第一的对手展开殊死较量。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背后就是祖国。
胜利的光环,只属于过去。为了祖国的尊严,一代代官兵厉兵秣马、真打实备。就在迎接建军90周年的这个火热7月,陆海空天多维演兵场烽烟四起。广阔草原,多支陆军劲旅鏖战正酣;远海大洋,一支支舰艇编队劈波斩浪;大漠戈壁,自由空战扣人心弦;密林深处,新型导弹部队盘马弯弓……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一代代官兵用青春和热血筑起保卫祖国的铜墙铁壁。
“国不可一日无防,军不可一日无备。”人民军队以“时刻准备着”的姿态严阵以待。“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是人民军队最响亮的战斗口号。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在东海防空识别区驱逐外机、在南海常态化战斗巡航、在钓鱼岛开展维权斗争……广大官兵枕戈待旦,为了祖国时刻准备决胜疆场。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一代代官兵勇敢地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中国军队承担的国际维和、远海护航、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越来越多——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安全护送的6000余艘中外船舶中,半数以上为外国船舶或世界粮食计划署船舶; 在搜救马航370航班现场、在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一线、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出现断水危机时,都有中国军人忙碌的身影……国家的发展利益在哪里,人民军队就在哪里提供保护。
不忘初心 续写荣光
从井冈山到古田,从瑞金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一路走来,始终将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复兴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
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一代代革命军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战。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全民族抗战爆发。国共合作,军队改编,许多干部、战士想不通,尤其是对“红军改名”和“穿国民党军服”“戴国民党帽徽”意见很大。1937年9月2日,八路军120师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师长贺龙说:“今天国难当头,为了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我愿意带头穿这身灰衣服,戴这颗白帽徽。别看我们外表是白的,可心里是红的,永远是红的!”
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人民的福祉,一代代革命军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名称虽然几经变更,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本色始终未变。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人民子弟兵浴血奋战;和平时期,为了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民子弟兵勇挑重担。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百万大裁军为标志,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即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军营响彻一个响亮的口号——在大局下行动!仅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就先后参加和支援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数百项,建立扶贫联系点3万多个,转让科技成果数万项,援建“希望学校”“红军学校”上千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可以告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是,他们亲手缔造的人民军队初心不改、本色不变,永远是党、国家和人民最可信赖的力量。
(据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