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第一学历最真实,不必无谓纠结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第一学历最真实,不必无谓纠结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第一学历最真实,不必无谓纠结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第一学历最真实,不必无谓纠结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第一学历最真实,不必无谓纠结
     
2017年07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科千余招生计划额屡被放空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第一学历最真实,不必无谓纠结
王蔚
  本报讯 (首席记者 王蔚)本科普通批次第二次征求志愿网上填报今天开始。记者注意到,共有48所院校(67个院校专业组、550个招生计划)选择按照387分开展第二次征求志愿,这比第一次征求志愿的控分线又下降了15分。

  市教育考试院解释称,本科普通批次第一次征求志愿结束后仍有缺额计划的院校,将继续参加第二次征求志愿录取。据悉,上海近几年的高考录取过程中,尽管设有多次降分征求志愿机会,但最终仍会留有千余个本科招生计划的空额。为此,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在“上海招考”官微向考生喊话:对征求志愿切莫过于纠结,“外地”不应成为障碍。

  据郑方贤分析,那些在征求志愿中因不受考生待见而计划放空的院校,包括一些不知名的公办院校,因为地处内地三四线城市或比较偏远的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通常不为人所知;此外,更多的是民办院校,它们因办学时间不长、学费又比较贵,难以被考生接受。

  而与招生计划缺额相对应的是,还会有千余名考生没能在同批次被投档录取,这部分考生主要是高考成绩与所报志愿不匹配。随后,在征求志愿阶段,这部分考生有了再一次的选择机会,同时也面临是选择本科院校还是选择高职大专院校的现实问题。

  “进一步分析那些进入征求志愿阶段的院校,公办本科院校尽管地处偏僻,但大多办学特色鲜明、师资队伍整齐、学科体系完备,社会声誉和口碑也相当不错,缺陷就是离上海比较远。另一部分高收费的民办院校,所办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如语言类、医药卫生类、计算机信息类等专业,所学能为所用,当然学费可能是一大障碍。”郑方贤说,如果放弃上述本科院校的志愿填报,那就只能选择高职大专院校就读了。一般来说,达到本科分数线的考生在参与高职大专录取时有一定的成绩优势,但是,除非目标明确、指向清晰,否则可选范围不仅十分有限,而且竞争也会非常激烈,同样也会陷入公办和民办、院校和专业、上海和外地的纠结之中,最终导致美好的愿景落空。

  对于许多考生在征求志愿时十分纠结的“到底是读外地的本科好,还是读本地的高职好”这个问题,郑方贤表示,由于目前制度设计为一次高考的成绩可同时确定进入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的资格,造成的错觉是两者差异不大,实际上本科与专科是层次鲜明、不可跨越,因为每个层次的学历教育都有其自身完整的教育体系,各自有针对特定人群的统一入学考试。如此的制度设计也深刻影响了社会对学生的基本判断,即重视所谓的第一学历。因为每个人的最终学历或学位可以通过持续的、一辈子的努力去达成,但第一学历往往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统一高考所达到的,可信度最高,可以用来证明你在人群中的相对位置,也是对你当时优秀程度的衡量。

  以现在的高考录取率看,这不无道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生态上海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好吃周刊
   第A26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2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本科千余招生计划额屡被放空
冬病夏治门诊异常火爆
内外销水果长在同一片田头
高温酷暑日 体验当交警
产妇保暖五件套申请专利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本科千余招生计划额屡被放空 2017-07-27 2 2017年07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