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阅读报告”依托上海中心图书馆“少儿一卡通”系统、上海中小学生“数字阅读”平台及631所学校图书馆,共采集了近五年共计7724915条纸质图书记录、61171条数字图书记录和1156份调查问卷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及数字阅读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度挖掘,通过量化对比和年度环比,发现儿童阅读的恒向需求和新需求的规律,立体呈现0-16岁少儿的阅读素养和发展趋势。
上海少儿馆2016年全年图书流通量是235万册次,借阅人次达到44.7万人次。上海少儿馆的服务人群在不断扩大,外省、外籍的小读者占据办卡总人数的20%。从借阅记录上发现,最受小读者欢迎的热门图书门类依次是文学、文化、科学、教育类书籍,文学版块遥遥领先。美国迪士尼公司、杨红樱和天蚕土豆分别在低幼、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借阅总次数的作者排行中夺冠。在中学阶段,小说借阅排行榜上,《天龙八部》和《平凡的世界》占据前两位,《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金庸其他长篇作品紧随其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代中学生的小说阅读的兴趣方向。
调查显示,通过比对2012—2016年各年龄段少儿图书借阅数据发现,上海少儿阅读年龄段整体存在前移的现象,低幼少儿图书借阅量占比呈阶梯式增长,而在此年龄段中,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注重孩子的认知、专注、社交等一系列早教能力开发的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类图书最受家长的欢迎。而在小学、中学年龄段则对文学类喜好非常高,借阅占比均超过50%。
在对纸质阅读存在问题的调查中,读者公认的少儿读物最显著的问题是携带不方便和书价过高。说明了可以便于携带、可以随时阅读的精品书籍仍然有很大的市场提升空间。
《报告》最后得出结论,建议加大阅读推广的工作力度,拓宽少儿阅读的视野。因为从调研数据看,少儿课外阅读图书中文学类占据了7成,而自然科学读物的阅读率相对较低。从时间投入看,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少,在电子阅览室里数字文献的阅览量少于游戏软件。可见,对本市少儿加强阅读的宣传推广,利用寒暑假有利期间,广泛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社区少儿读书活动。特别要引导孩子们阅读中华经典名作名篇,阅读科普类,以及报导最新科技成果的书刊,着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