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独脚戏:一二人逗乐一席人
朱光
老艺人表演传统独脚戏
  朱光

  编者按 非遗在身边,等你来发现。本专栏将继续与读者朋友们分享动人的“非遗”故事,这次,我们将以“组团”的方式,按照类别集中推送,以便读者了解、收集。

  “独脚戏”还是“独角戏”?如果强调它扎根于曲艺,那就一定是“脚”——出自“脚色”,在戏曲曲艺里,是“行当”的意思。行当,亦即我们常说的生、旦、净、末、丑。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戏曲表演里的“职业分工”。所以,“独脚”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人扮演各种“职业分工”。发展到后来,也不过顶多再加个人帮衬。最初,艺人叫卖梨膏糖之类的零食必须说点滑稽的段子招揽生意;后来,两个规模稍大的节目之间,需要串场的小节目来让搬道具的有时间闪展腾挪——好比欧洲马戏表演之间的小丑表演。于是,渐渐的,独脚戏就发展成型。

  直接源自民间说唱和文明新戏,以上海方言为主的独脚戏,可说、可唱,在说、学、做、唱间,以滑稽的方式讲故事或段子。其中有不少突出的技术要领,例如绕口令,“金陵塔,塔金陵……”上海人都会讲。例如学方言,故事里总有“小宁波”“小山东”,独脚戏艺人立刻以一口宁波话“化身”为“小宁波”。例如各地小贩叫卖;例如京昆等其他地方戏曲……独脚戏艺人都要操练“十八般武艺”,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各地民俗文化均须以嘴皮子涉猎。

  独脚戏大家笑嘻嘻、刘春山、江笑笑等的嫡传弟子或搭档的嫡传弟子,都是上海人民滑稽剧团的顶梁柱。按这一传承谱系,独脚戏作为非遗项目,就落户在“人滑”,代表性传承人为王汝刚。他凭借上海独有的独脚戏艺术,他还当选了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可见独脚戏发噱、逗乐观众的无穷魅力。他能出人头地,也是因为独脚戏演员相对“全能”。在他初登舞台演《满意不满意》时,只被分派到3句台词,他发挥到30句,令人捧腹、噱头十足,因而一举成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广告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齐心补短板 共话获得感
   第A07版:齐心补短板 共话获得感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7版:金色池塘
   第A28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9版:家装之窗
   第A30版:家装之窗
   第A31版:家装之窗
   第A32版:家装之窗
岭南,有座开放和自信的城市
独脚戏:一二人逗乐一席人
从“惩罚”到“奖励”的启示
下雪了
走进萨拉热窝
迷瑜伽
新民晚报夜光杯A24独脚戏:一二人逗乐一席人 2017-12-29 2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