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医生的建议
秀芳回家的路好像特别长,她恨不得一步冲进家门,把老公狠狠捶一顿。他出的什么馊主意,让她感觉脸都没处搁。她和他结合在独生子女时代,有了女儿后,便堵住了生育的大门,她带节育环都已经20年了,早就断了生孩子的念头。老公真是中邪了……
回到家里时,老公正在厨房做饭。结婚那么些年,都是她做给他吃,从来没有他做给她吃的。她感觉今天的太阳像是从西边出来了,看来政策的威力真是太大了。
走进卧室,她发现老公也做足了功课。不仅房间收拾得干净,还布置得温馨。好像把他们那些结婚纪念品都捣腾出来了。绸缎的被面,特挑了那粉粉的颜色,玻璃橱里满是她做新娘时喜欢的小摆设。她感觉到久违的温情与温馨,记忆的闸门一经打开,感情的潮水便奔涌而来,老公也像新婚之夜那么温柔,自己也变得含情脉脉起来。
第二天一早,两人依偎在一起说话。
“怎么样?你老公还行吧,要个儿子没问题。”他信誓旦旦。“看把你美的,都不知姓啥了!”她嘴里嘲弄着他,心里却“咯噔”一下,他做梦都想着要个儿子呢。其实,多年夫妻,他那点想法,她还能不知道么。只是,她一想到要儿子心里就烦,你越想要的东西,老天爷越不给你,那才叫自寻烦恼。不过,再想到他的热情和努力,说不定他们还真能有个儿子了。这么想着,她似乎也变得信心满满起来。
又过了几天,老公带她去医院检查。他说,像他们这样高龄的人要二孩,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他俩满心欢喜地进行了检查,结果却如同晴天霹雳——他的精子成活率极低,她几乎没有怀孕的可能。他俩都不信,自己的身体好好的,怎么就生不出孩子了?反正他们申请了要二孩,她去医院取了环,信不信,那就用事实来证明。在医生的指导下,他们首先强身健体,以一整套的科学生活方式来保证二孩的健康。他天天跑步、游泳、举杠铃,她天天量体温计算排卵日期。他们自己也感觉有些奇怪,好像这不是夫妻生活的本能,反而像是在做一个工程项目。
一个月又一个月过去,他俩渐渐着急起来。女儿已经恋爱,再过两年,女儿都可能结婚生子了。到时候,可别妈妈与女儿一起坐月子,抑或舅舅比外甥还小两岁,那可就贻笑大方了。这些事儿以前在农村倒也常见,可他们毕竟生活在城市里,他们这一代人毕竟经历了独生子女时代的洗礼。
那天他下楼取报纸,报上一则消息跃入眼帘:二孩政策开放后,精子库告急。哦,原来这是个公开的秘密。看来在进军二孩的道路上,并不是他一个人遭遇滑铁卢。医生的主意也是现代化的一种科学方法,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于是对二孩的渴望又在他的心中燃烧起来,他决定与她商量一下。
吃晚饭的时候,他将那张报纸递给了她,“喏——”还用手指了指那条新闻。她一边拨拉着饭粒,一边瞟了一眼那行标题。觉得有些怪异,也感到有些搞笑。只是当她抬起头,看到他的眼睛里发着光,人也精神了不少。看来这则消息像是给他打了一针兴奋剂,于是她也不敢轻视了,慎重地接过报纸,将这则新闻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看来医生出的主意也不错,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走这条路。”他亮出了观点。
她想说“有些人恐怕不曾有过孩子,他们走这条路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孩子都那么大了,像我们这样的年纪,一个孩子不也挺好吗?”但她一想到这些日子他因为要不到孩子而表现出的痛苦,她的心也疼了。于是她忍住了自己的想法,“医生的建议,你也想试试?”
“本来我想这样的事难以启齿,现在连报纸都登了,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我想我们应该尝试一下。”“只要你没意见,我也没意见。”
他没想到她一口答应了。他知道她心里有些别扭,但在大事情上,她都是听他的。这让他感动,随即便有了冲动。他一把抱起她就上了床,她知道他心结打开了,心病痊愈了。
他们还是去了医院,不过不是阜新的医院,而是上海的医院。初步检查后,医生要求她先卧床一个月,她只能住到大姐家。她含混地告诉大姐是来看病的,大姐倒也不问得的什么病,只是把饭菜和热汤端到她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