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打造不可替代的新亮点新标识
秦 丹
  秦 丹

  整个查验过程,耗时不足15秒:在全球最大的自动化码头洋山四期西侧,一辆标有“中国海关”字样的白色卡车伸出展臂,就架起了一个检测门。无人驾驶的集卡穿门而过,像做了一个“全身CT”。

  这一“即时通关”新模式,其影响将随着物流奔向世界各地,必然成为吸引天下客商的“新亮点”:验放自动化、监控远程化、通关零等待、物流零干扰,这样的新亮点,用数据说话,就是“15秒”。

  上海“造环境”,就需要“15秒”这样可知、可感、可见的“新亮点”,“洋山深水港”就会成为享誉海外的“新标识”,被信任、托付、寄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对标国际标准,在市场最关心的领域探索研究,坚持自我加压,把工作做细做实。

  过去一年,在世界范围内,共计119个经济体进行了264项营商环境改革,以创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并提高竞争力。不进则退,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引力场”的任务不轻。市场最关心的领域,比如施工许可办理、企业开办、纳税、跨境贸易等,还需“对标”国际最优营商环境标准做到更好,才能让上海具有无可替代的“效率优先”磁效应。

  肩负新使命,面临新竞争,高质量发展需要更优营商环境。打造不可替代的新亮点新标识,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制度供给”。制度好不好,企业感受最深,以“数据”说话,企业才“抓”得住,“摸”得着。比如,浦东新区推出改革方案,带设计方案出让土地的重点项目,企业从取得土地到获批施工许可的全流程可在24个自然日内完成,不带设计方案的80个自然日,这就给企业家吃了“制度定心丸”。

  打造新亮点新标识,找对抓手、举措得当很重要。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博眼球”当然重要,酒香也怕巷子深。但真正找对抓手,以有力举措打造出的营商环境新亮点新标识,才能以“品牌”的魅力真正留住善意的资本、留住企业家的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广告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齐心补短板 共话获得感
   第A07版:齐心补短板 共话获得感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7版:金色池塘
   第A28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9版:家装之窗
   第A30版:家装之窗
   第A31版:家装之窗
   第A32版:家装之窗
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打造不可替代的新亮点新标识
上海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揭牌
上海高校总体获得不俗成绩
广告
新民晚报要闻A02打造不可替代的新亮点新标识 2017-12-29 2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