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市由熊市转向牛市,情形刚刚相反。在“重力定律”效应之下,在熊市跌得越惨的股票,在牛市第一期升幅就会大。投资人士应该把握这个理论,在牛市初期去买入跌得最凄惨的股票,利润将会比买入其他股票更多。
这个理论基于一种假设:就是我们能夠分别确定牛市和熊市,而且在第几期。如果这项假设成立,“重力定律”就十分有用了。
假如我们真的可以确认牛市第一期和熊市第一期。牛市第一期专门买入低价股,熊市第一期专门卖出价格偏高的股票,这样做最易赚钱。不过在运用这个理论时亦要附加一些条件,就是在牛市第一期买入的低价股,最好是大公司、有名气的股票。因为在牛市第一期,悲观情绪仍未完全恢复,股民不敢随便炒一些公司差、价格低的股票,只会专捡些他们觉得可以信赖的大公司股票去买。所以这些名气股升幅会大于名气小的公司股票。
相反,在熊市第一期,卖出升幅过大的股票就应该专挑那些差的公司股票去卖出。因为持有大公司股票的人,很多都是富有人家,他们未必需要急于拋售手中股票,所以这些大公司股票跌幅会比较少。而且就信心而言,持有大公司股票遇到跌市都会有人去守,希望将来回升。
但是这些股票亦有多个,究竟选择哪一个买入,选择哪些作为沽空对象才对?两个股票,同是跌得过低,是否一起买入还是有其他准则去帮助我们取舍?“重力定律”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指示,这就要靠技术性的走势分析,尤其是股票的成交量作为弥补“重力定律”之不足,可以使这个理论发挥更大的效应。
最后,整个理论,完全基于物理学的升得高跌得深的概念。但是股市情况还是纷繁复杂的,升得高,有可能还会升更高;跌得多,有可能还会再跌,跌到大家都看不懂。股市里面还存在着大户操纵股市,“托价”“洗盘”手法层出不穷的情形,所以运用这个“重力定律”时仍需要一些弹性。 陈晓钟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