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上海首批特色试点民宿之一“宿予”的文化部落又添“两名大将”:刚刚建成的“稻香”与“和风”两栋主题民宿已完成测试准备,正式迎客入住。
本期起,本版推出“沪郊特色民宿速览”专栏,向读者介绍上海郊区蓬勃兴起的民宿新事物。
敬请关注。
水乡风光 野趣盎然
连民村有“沪版威尼斯”之称,五纵五横的河道汇成交错水网,村内大半房屋就林立在碧波荡漾的水岸两旁。要想一睹宿予的真颜,游客必须将汽车停放在“旅行空间站”,登记入住后,到“别漾码头”乘坐小舟。鸢尾沿岸摇曳,海鸥随船翻飞,人们也随之远离城市喧嚣,沉浸到江南水乡的别样时光中。
走进“稻香”主题屋,随处可见用稻穗做成的凳子、猫窝等小家具和装饰品,恍惚间稻香扑鼻,仿佛置身于金灿田野间,丰收意趣盎然。临近新春佳节,屋内还特别配备了打年糕的工具,以供游客在浓厚的乡野年味中亲手制作伴手礼。
一宿一品 主人管家
特色文化体验,是宿予对民宿的新诠释。每栋民宅都有各不相同的文化主题,这源自“一宿一品一主人”的设计理念。连同此前已建成的“烘焙”“陶艺”“彩釉”“绘画”等,目前,宿予已有6个主题民宿对外开放。今年6月底,宿予将完成约17栋主题、94间房间的建设。届时,这里还会有收藏多国咖啡、可体验烘豆磨豆的咖啡文化主题;学习制作甜甜圈、巧克力等甜品的甜蜜文化主题等。
这里没有传统的酒店服务,只有“管家”与“主人”,就好像到朋友家中做客一样,闲适惬意。担任主人的是特意聘请来的烘焙师、陶艺师、画家……跟随这些身怀绝技的主人,游客可以共享不同的文化体验课程。
宿予还精心设计了“十二膳”,用本地食材向游客讲述川沙的历史故事。这些食材大多是附近的农民亲手种植的;摆盘用的花瓣,也源自川沙本地出产的可食用鲜花。其中,一道名为“海”的菜品很受欢迎。只见餐盘上铺着洁白的粗盐,做成沙滩的模样,再放上一只海螺,让人仿佛置身海边。“海”的背后其实蕴藏着一个历史故事:川沙一带曾为沿海滩地,盛产食盐。盐业的创始与发展衍生出“团、灶、场”等地名,连民村所在的六灶镇也由此而来。就这样,宿予用匠心和巧思重新诠释了川沙、浦东乃至上海的历史。
海纳百川 文化部落
作为本市三家首批特色试点民宿之一,宿予在卫生、消防等方面,无一不严格遵循《浦东新区关于促进特色民宿业发展的意见(试行)》标准打造。民宿业的发展也开启了川沙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模式。现如今,连民村已脱去昔日褴褛的外衫,换上了光鲜整洁的新衣。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裸泳、随地吐痰的人已看不见了,大声喧哗的少了。村里多了“人气”,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到家乡,加入了宿予团队。
最终,在这个约4.6平方公里的村子里,将凝集200多个不同特色主题。以民宿的样貌,川沙将树立起一片海纳百川、充满温情的文化部落。
本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