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1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80后小伙的“职业农民”梦
李一能 邵毓琪
  2014年,一群80、90后带着一腔热血,放弃白领工作,在奉贤成立了上海末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农民身份开始创业。近日,合作社发起人孙鹏站在了奉贤区第一届“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的领奖台上接受表彰,分享创业中的酸甜苦辣,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也走入田间地头。

  1988年出生的孙鹏家乡在奉贤区金汇镇,大学毕业后曾经是一个公司白领,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2014年孙鹏看好农业发展,决定回家种地。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农业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然从小耳濡目染看着父母种地,但却很少亲自尝试。搭大棚、铺薄膜,开沟、做垄,排水、灌水,一切从零开始,充满了挑战。他将合作社起名为“末农”,是因为他是最后一批农业户口,从他之后,农民已经从身份变成了一种职业。

  经过调研,孙鹏决定从种植草莓开始。他在金汇镇光辉村租下15亩地,用了两个多月将一片荒地变成了一个草莓采摘园。种植过程中,他还不断去农科院、农委、农技中心了解草莓的最新种植技术,还与有多年种植经验的老农们交流,多方面汲取种植知识。

  2014年年底,草莓园第一批草莓成熟了,果实饱满欲滴,吃上去味道还特别浓郁。孙鹏带上这批草莓,去大连金州参加第四届草莓文化旅游节擂台赛,意外捧了个金奖回来。

  如今,合作社开办已有三个年头,最初的15亩草莓园已扩展到如今的60亩果园、100亩水稻田,合作社的农作物也越来越丰富,无花果、蜜梨、黄桃、水果玉米、西甜瓜等,不仅带动了周边的农户,也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加入。 

  孙鹏告诉记者,大学生种地听上去很有吸引力,但还是要下苦功夫,每天泡在田里,并且不断试错才能取得进步。虽然目前事业还在起步阶段,但他相信,只要沉下心坚持下去,一定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本报记者  李一能  通讯员  邵毓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广告·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福彩专版广告
川沙“宿予”:看到乡野,记住乡愁
沪郊曾有“梅花源”故址犹可寻
80后小伙的“职业农民”梦
地产蔬菜产销平稳 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580后小伙的“职业农民”梦 2018-01-13 2 2018年01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