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靳东、江疏影主演的都市情感剧《恋爱先生》日前收官,“老干部”靳东再度化身行业精英,这一次,他的主业是私人诊所的牙医,副业则是一位麻辣“情医”。
这倒是很契合斜杠青年、多重职业者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现象。靳东饰演的“程皓”,其恋爱专家的知名度反而甚于主业。女主角罗玥的母亲也是一样的人物设定,她利用自媒体时代的红利当起了网络主播,退休后照样发挥余热。程皓靠着自己创立的一套恋爱理论,教人怎么谈恋爱,倒是一路撮合了不少痴男怨女。
好男也要绿叶来配。程皓的两个铁哥们,就是这套恋爱理论的践行者。IT男邹北业不懂得如何向喜欢的女孩示好,明明创业成功,身价过亿,却装作是一个勉力支撑营生的专车司机。他带女孩到五星级酒店吃饭,程皓给他支招:“点菜时别抠抠嗖嗖的,显得小气……提前买单,为下一单饭留个借口,感情就是一顿顿吃出来的。”
另一个好友张铭阳则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苦求女神不得,程皓教他:“想要求她,你得装得比她更可怜,让她同情你。”每每好友遇到情感问题,程皓总能挺身而出,但这些问题一落到自己身上,就一头雾水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医者不自医”?
程皓的初恋女友遭遇婚内出轨,离婚后,她把程皓视作了下一段人生的依靠。一边是初恋女友,一边是现任女友,这位恋爱专家顿时陷入了情感的泥沼,他不懂得拒绝初恋的示好,又没有给现任女友足够的安全感,优柔寡断,摇摆不定,给人的印象实在有点“渣”。“恋爱先生”自己的情感生活却很糟糕,专业度可要减分了。
塑造了一个行业专家的形象,却缺乏足够的论据和论证,《恋爱先生》与其说是“为爱支招的男人”,倒不如说是“为爱烦恼的男人”。原以为,这部作品会像美剧《别对我撒谎》那样,用一个个“案例”佐证“恋爱先生”的独到和犀利,切准现代都市男女感情生活的病灶,并用完美的起承转合和超越一般人的洞见支撑起行业剧的专业水准,但很失望的是,它最终只是围绕着程皓和两个女友之间的“狗血”纠葛罢了。
题材很新鲜,但在艺术创作上却很平庸。《恋爱先生》是这样,前段时间热播的《猎场》也是如此,创作者往往喜欢从一批不为大众熟知的高端职业人群的事业、情感与生活入手,但故事不是讲得脱离真实生活,就是反复陷于庸常。描写新时代新人物的新生活,一旦剥离了“高学历、高收入、高能力”的人设定位,就只剩下无力的解读。
很多人说,“85后”“90后”是“爱无能”的一代。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感情,不知道应该为爱做些什么。因为出生在这个年代的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家庭、集体、社会以及个人价值的理解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而在他们的成长阶段又遇到了信息爆炸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过去的经验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生活需求,而新的经验又在不断累加着、更迭着,不断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判断。
爱情也是如此,是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一种而已。我们学会这些、那些“方法”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看清一颗心,以心换心,真诚待之。你看,在《恋爱先生》的结尾,邹北业抱得美人归,最终靠的还是坦诚,张铭阳走近冰山美人顾遥的心,凭借的还是一直不变的守候。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